曾贬潮阳路八千,潮阳山水仗公传。
谁知一片蓝关雪,又伴孤踪辽海边。
佛骨偏能留世道,鳄鱼今已遍桑田。
当时空自三书重,此际应知识大癫。
逐句释义
过昌黎故里
注释: 这里指的是诗人的家乡,昌黎县,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昌黎是唐代文人聚集的地方,也是诗人曾经贬谪的地方。
曾贬潮阳路八千
注释: 潮州,今属广东省。唐朝时期有“潮州刺史”,此指诗人曾在潮州担任地方长官。“八千”形容时间之长或贬官之远。
潮阳山水仗公传
注释: 潮阳山水因诗人而闻名,这里的“仗公传”意味着诗人的到来为当地带来了声誉。
谁知一片蓝关雪
注释: 蓝关,古代地名,今属河北省。诗人可能因为被贬至此地,所以用“蓝关雪”来形容自己孤独、寒冷的处境。
又伴孤踪辽海边
注释: “孤踪”指的是孤独的身影,辽海即辽东半岛,此处指诗人身处边远之地。
佛骨偏能留世道
注释: “佛骨”指的是佛教圣物或佛像的头骨,这里用来比喻某些事物或观念能够改变或延续世间的风气和规范。
鳄鱼今已遍桑田
注释: “鳄鱼”通常指凶恶之物,“桑田”意指农田。这里形容社会环境的变化极大,从善到恶的转变。
当时空自三书重
注释: “三书”可能是指《尚书》、《论语》和《孝经》,这三本书被视为儒家经典,强调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对自己过去的政治生涯的反思和批评。
此际应知识大癫
注释: “此际”指当前的时代或情境,“知”通“智”,“癫”意为混乱或失控。诗人在此时感叹,智慧或理智可能已经失去了控制或方向,陷入混乱之中。
译文
经过昌黎故里,曾因贬官潮阳路八千,如今又在这辽海边独自行走。佛骨尚能留存世间正气,但今日看来,鳄鱼遍布如桑田一般。当年三书重提,而今应知世事大变,智慧或已失于纷扰之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政治生涯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景象,展现了时代的巨变和个人命运的无常。通过对佛骨和鳄鱼的象征性使用,以及对自己遭遇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