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新传趁晓风,又添寒泪洒虚空。
雪中一衲朋难共,饭后无钟我亦穷。
胥靡忍饥存海岸,武丁曾梦到关东。
他年纵有图形至,只恐愁多貌不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鉴赏时,首先要读懂全诗,理解作者的情感;然后分析诗句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最后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个人遭遇,进行合理的分析。

“一纸新传趁晓风”,写诗人接到朝廷征召令,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乘着早晨的微风,急忙将诏书送到友人处。

“又添寒泪洒虚空”,写诗人收到诏书后,不禁泪如泉涌,洒落在空旷的虚空里。

“雪中一衲僧”一句中的“一衲僧”是唐代高僧道一和尚的名字,此处暗指自己。

“饭后无钟我亦贫”,写诗人因为生活贫困,连吃饭都成问题。“饭”在这里有双关之意,既是实指食物,又是虚指生计、生活。

“胥靡忍饥存海岸”“武丁曾梦到关东”两句是说:饥饿的人只能忍受寒冷,勉强度日,生活在海边;商朝的武丁曾梦见过东方的关(今河南陕县),可见诗人当时的生活是多么清苦。

【答案】

译文:

早上赶着马车去送信,一路上春风催发着我心头的喜悦。接到征召令的消息,高兴得眼泪忍不住洒满了天空。

一身破旧的僧衣,在雪地里显得特别孤单寂寞。没有钟声的日子里我也穷困潦倒。

饥饿的人只能忍受寒冷,勉强度日,生活在海边;商朝的武丁曾梦见过东方的关(今河南陕县),可见诗人当时的生活是多么清苦。

赏析:

此诗表达了一个僧人对朝廷征召的渴望之情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之叹。前四句写接到征召令,喜出望外,恨不得马上赶到朋友家报信;五、六句写自己生活贫困,连吃饭都成问题,只好忍饥挨饿。后四句写自己的境遇:身披破衲僧衣,在雪天里踽踽独行,形单影只;又因没有钟声而感到孤独无助,生活十分清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