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龙象肃威仪,绝漠仍存百丈规。
金铎自天开佛口,绿杨近水拂僧眉。
儒门淡泊留迁客,梵宇淋漓读旧碑。
瓦钵绳床吾欲老,他年应见出横枝。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关键字词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满堂龙象肃威仪”意思是:寺庙里的僧人威武庄严。“龙象”是对出家人的尊称。龙和象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龙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神秘、尊贵、神圣之物。古代帝王将相的服饰上都绣有龙纹。龙能行云布雨,呼风唤雨。传说中龙能呼风唤雨,能腾云驾雾,变化无穷,神通广大。因此龙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神物,被人们赋予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文化符号,是文化标识,是文化标志。所以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僧威仪”的意思是:僧人威武庄严。这里指南塔寺里的僧人都十分严肃,威武庄重。

(2)

“绝漠仍存百丈规”意思是:辽阔沙漠中仍然保留着百丈高的佛塔。“绝漠”意思是:广阔无边的沙漠。“百丈规”指的是高大的塔柱。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辽阔的沙漠里依然存在高大的佛塔。这里用“百丈规”形容塔的高度。

(3)

“金铎自天开佛口”意思是:金色的佛铃从天上响起来。“金铎”是指佛教法器之一,佛教音乐的一种。“自天开佛口”指的是佛教的音乐声响起来,发出声音。“佛口”指佛教的声音。这句诗的意思是:佛教的音乐响起来了。佛教音乐是佛教徒进行礼拜、诵经、念佛时使用的音乐。佛教音乐一般分为三种:梵呗声、禅诵声、唱赞声,这三种音乐合称为三呗。“梵呗”意为佛国之声,即以梵文音调诵经或念佛之语音;“禅诵”意为禅定之意,即念诵经咒时所发出的音声;“唱赞”意为赞佛功德,即念诵佛号时所发出的音声。佛教音乐是修行者静心修习的重要辅助工具,是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自天开佛口”的意思是:佛教的音乐响起来了。

(4)

“绿杨近水拂僧眉”意思是:杨柳在靠近水边的树上摇曳生姿,轻拂着僧人的眉毛。“绿杨”指绿色的柳树。“近水拂僧眉”指的是绿色的柳枝靠近水边的树摇曳生姿,轻拂着僧人的眉毛。这句诗的意思是:绿色的柳树靠近水边的树在摇曳生姿,轻拂着僧人的眉毛。这里的“近”字表明柳枝与水面非常近,而“拂”字则形象地描绘出柳枝随风摇曳的姿态,生动传神。这句诗的意思是:绿色的柳树靠近水边的树在摇曳生姿,轻拂着僧人的眉毛。

(5)

“儒门淡泊留迁客”意思是:儒家学派淡泊名利,不追求世俗的享受,留下很多流落异乡的人。“儒门”指的是儒家学派,“淡泊留迁客”指的是儒家学派淡泊名利,不追求世俗的享受,留下很多流落异乡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儒家学派淡泊名利,不追求世俗的享受,留下很多流落异乡的人。这里的“流落”指的是流放或流浪,这里指代那些因为某种原因而不得不离开自己家乡的人们。这句诗的意思是:儒家学派淡泊名利,不追求世俗的享受,留下很多流落异乡的人。

(6)

“梵宇淋漓读旧碑”意思是:寺庙的建筑上还残留着以前的碑文,文字依稀可辨。“梵宇”指的是佛寺。“淋漓”指的是清晰可见,清楚明白的意思。“旧碑”指的是以前刻写的碑。这句诗的意思是:寺庙的建筑上还残留着以前的碑文,文字依稀可辨。

(7)

“瓦钵绳床吾欲老”意思是:我愿像陶渊明那样,过着隐居的生活,用瓦钵盛饭,用绳床作卧具。“瓦钵”指的是陶制的碗。“绳床”指的是竹制的床,也叫做绳床。“吾”指的是我。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愿像陶渊明那样,过着隐居的生活,用瓦钵盛饭,用绳床作卧具。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想过隐居的生活,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愿像陶渊明那样,过着隐居的生活,用瓦钵盛饭,用绳床作卧具。

【赏析】

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内容上既写景又抒情,情景交融。首句写南塔寺庄严威仪,二句写南塔寺虽在辽阔的大沙漠中依然存在高大的佛塔;三句写南塔寺僧人诵经的声音传来;四句写南塔寺僧人生活朴素,过着隐居的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