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何妨白昼过,匝天花雨亦蹉跎。
江河易返春无脚,乌鹊难飞雉有罗。
努力烟云兼短褐,关心天地况长戈。
亦知自古林林恨,一一酬他泪点多。
注释:
乙未生日四首:指作者在乙未年的生日。
我何妨白昼过:我为什么不可以白天度过呢?何妨,何须,不妨,不碍。
匝天花雨亦蹉跎:天上的花雨纷纷洒落,也像被耽误了。
江河易返春无脚:春天容易到来,但江河却无法返回到春天的源头。
乌鹊难飞雉有罗:乌鸦和喜鹊难以飞翔,而野鸡却被网罗住。
努力烟云兼短褐:努力地在烟雾缭绕中穿行,还要穿着破旧的衣服。
关心天地况长戈:关心着天地间的事情,何况手中还拿着一把大刀。
林林恨:种种的遗憾。
一一酬他泪点多:每一件都用来偿还他们的眼泪。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甲辰年(公元1084年)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受尽折磨。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遭遇的悲慨,同时也流露出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联“是我何妨白昼过,匝天花雨亦蹉跎”,诗人以轻松的语气反问自己,既然可以堂堂正正地在大白天行走,那么天上的花雨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这既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襟,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的态度。
颔联“江河易返春无脚,乌鹊难飞雉有罗”,诗人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生的境遇。江河虽然可以流向大海,但是春日的阳光是无法触及的,而鸟儿和野鸡却常常受到捕猎者的困扰。这既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颈联“努力烟云兼短褐,关心天地况长戈”,诗人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他努力地在烟雾中穿行,还要忍受生活的艰辛(“兼短褐”),同时关心着天下苍生的命运。这既展现了他的高尚情操,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的责任感。
尾联“亦知自古林林恨,一一酬他泪点多”,诗人表达了他对历史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期许。他认为,历史上充满了各种遗憾和怨恨,而他则要用自己的行动来一一弥补这些遗憾,让世界充满爱和温暖。这既体现了他的豁达胸怀,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