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飘泊石城东,垂死怜君病复同。
穷鬼憎人寒不彻,黑貂诲盗数仍空。
家乡路远心逾苦,海角天倾恨未终。
旧社梅花看欲发,一枝惆怅老西风。
【注释】
朱溪:作者自号。临行再被价窃作:临行之际又被朋友窃取去。价,这里指朋友。窃,私取。奉慰:表示安慰。以言别:用此诗来表示离别。
垂死怜君病复同:病重时还担心你病得不好。垂死:垂危。复同:相同,一致。
穷鬼憎人寒不彻,黑貂诲盗数仍空:穷困的鬼魂厌恶人们贫困到极点(寒不彻)的程度,黑色的皮毛是贪官污吏的标记(黑貂诲盗)。教,通“诫”,警诫、告诫。数,计数。空,虚,徒然。
家乡路远心逾苦,海角天倾恨未终:家乡路途遥远,思念之情愈发痛苦;天涯海角,天地倾斜,我的怨恨尚未结束。
旧社梅花看欲发,一枝惆怅老西风:在梅花盛开的地方,我独自惆怅,看着枝上新发的嫩芽,想到自己已经老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临别之际,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诗中既抒发了对朋友的关切和同情,也表达了自己的悲苦与不平。
首联“两年飘泊石城东,垂死怜君病复同。”诗人回忆了与友人两年来的漂泊生活,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病重的关切。这里的“石城”可能指的是福建福州的石城门,也可能只是借用地名表达对朋友的关心。诗人用“垂死”一词来形容自己对朋友的担忧,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颔联“穷鬼憎人寒不彻,黑貂诲盗数仍空。”诗人用两个典故表达了对贪官污吏的不满。第一个典故是“穷鬼憎贫”,意指那些贪婪无厌、不知满足的人;第二个典故是“黑貂诲盗”,意指那些穿着黑色貂皮衣服的官员贪污腐败、枉法乱纪。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贪官污吏的痛恨和对社会的不满。
颈联“家乡路远心逾苦,海角天倾恨未终。”诗人用两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对家乡的眷恋。第一个比喻是“海角天倾”,意指天涯海角,天地之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第二个比喻是“恨未终”,意指这种痛苦还没有结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伤。
尾联“旧社梅花看欲发,一枝惆怅老西风。”诗人用“旧社梅花”这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一枝惆怅老西风”则用一个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