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菊深秋里,无人雪一堆。
莫嫌憔悴甚,曾见十分开。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审清题目的要求,然后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与作者生平经历,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再根据具体的诗句体会其表达的情感,理解其艺术手法及语言特点,在此基础上,鉴赏其效果和作用即可。

其一

首联“残菊深秋里”点明时节,交代了菊花的凋零。颔联写菊花的遭遇,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用反衬的修辞方法,把菊花比作雪,写出了菊花在严寒中傲视群花的姿态,也暗示出它的纯洁、高洁。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写菊花不畏寒冷,不惧风雨,即使憔悴也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尾联写菊花曾经开放过,只是现在落得无人欣赏。

其二

此诗前两句写菊花在深秋之中,无人问津,后两句写菊花曾一度盛开,却被世人遗忘。诗人通过描写菊花的遭遇,表现了诗人的感慨:菊花虽然在深秋中独自绽放,但它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而那些没有品格的世人们却不懂得珍惜它。

【答案】

①“秋”指深秋天气;②“残菊”指已开败的菊花;③“雪”比喻被抛弃的菊花;④“莫嫌”指不要嫌弃;⑤“曾见”指过去见过或听说过;⑥“十分”指非常。译文:深秋时节,残菊孤独地开放着,没有人欣赏它们的美丽。不要嫌弃它们憔悴不堪,因为曾经它们盛开得非常美丽。赏析:此诗为咏物诗。首句紧扣“残菊”,写深秋时节,残菊孤零零地开放着,没有一点生气,也没有人来欣赏,表现出一种凄凉的景象。颔联写菊花的遭遇,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用反衬的修辞方法,把菊花比作雪,写出了菊花在严寒中傲视群花的姿态,也暗示出它的纯洁、高洁。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写菊花不畏寒冷,不惧风雨,即使憔悴也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尾联写菊花曾经开放过,只是现在落得无人欣赏。全诗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菊花虽然在深秋中独自绽放,但它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而那些没有品格的世人们却不懂得珍惜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