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开门云乱飘,鱼声灯火各萧条。
凄凄木佛凭传语,只恐寒多我欲烧。
重和堡中八咏北山
野寺开门云乱飘,鱼声灯火各萧条。
凄凄木佛凭传语,只恐寒多我欲烧。
注释:
野寺:偏僻的寺庙。开门:指寺庙的僧人们打开寺院的大门,迎接客人或游人。
云乱飘:指飘散的云雾。
鱼声灯火:指寺庙中的僧人敲钟打鱼,点着灯光来念经祈祷。
凄凄木佛:指在寺庙中,木头雕刻成的佛像。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似乎在默默诉说着什么。
凭传语:指木佛在默默地传达着什么。
寒多:形容天气寒冷。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寺庙景色与僧人生活状态的诗歌。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将寺庙门前的景象、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宁静、孤独而又深沉的氛围。
首句“野寺开门云乱飘”,描绘了一幅寺庙大门敞开,云雾缭绕的画面。这里,“野寺”二字既表明了地理位置的偏僻,也暗示了环境的原始和未经雕琢。而“开门”则表达了一种开放和迎接之意,与后面的“寒多我欲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鱼声灯火各萧条”一句,通过描绘鱼声响起时寺庙里的灯火闪烁,以及僧人敲打鱼鼓的情景,进一步烘托出寺庙中的宁静与祥和。同时,“各萧条”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凄凄木佛凭传语”,则是诗人对寺庙中木佛的深情描写。木佛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似乎在默默地诉说着什么。这里的“凭传语”既指木佛在向世人传达着某种信息,又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内心的倾诉。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又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僧人和木佛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深沉的世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和谐。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