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柴关已十春,衲衣曾不惹纤尘。
山空鸟寂无人到,独有予来不厌频。
注释:
柴关:指柴门,即山门。
衲衣:僧人的衣服。
纤尘:纤尘不染,比喻心地清高。
山空鸟寂无人到:山间空旷寂静,连鸟儿也没有飞来。
独有予来不厌频:只有我来了一次又一次,不感到厌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寺庙的诗。诗人通过对寺庙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寺庙深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首句“一坐柴关已十春”,意思是说我已经在这柴门旁修行了十年。这里的“柴关”指的是寺庙的山门,象征着佛教的圣地。十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人对一个地方产生深厚的感情。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修行的执着和坚定。
第二句“衲衣曾不惹纤尘”,意思是说和尚的衣服从未沾染过尘埃。这里的“衲衣”指的是僧人的衣服,是修行者专用的衣物。这里的“纤尘”是指微小的尘埃,象征世俗的纷扰和困扰。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修行生活的追求。
第三句“山空鸟寂无人到”,意思是说山林空旷寂静,连鸟儿都没有飞来。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幽深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第四句“独有予来不厌频”,意思是只有我来了一次又一次,不感到厌烦。这里的“予”指的是诗人自己,表示诗人对自己修行生活的坚持和热爱。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修行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的描述,展现了修行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自己对修行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也表达了自己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