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三丈各安眠,早起何人独灌园。
须信祖师真的意,元来只在辘轳边。

【注】

寂庵:即寂庵禅师。寂庵师,指僧人寂庵。

辘轳(lù lú):古代一种机械,以人力转动,用于汲水等,此处借喻禅宗的公案或禅门的机锋。

赠寂庵师
日高三丈各安眠,早起何人独灌园。
须信祖师真的意,元来只在辘轳边。

注释:
寂庵:指僧人寂庵。
辘轳:古代一种机械,以人力转动,用于汲水等,此处借喻禅宗的公案或禅门的机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写,是一首赠诗。全诗共四句,表达了作者对寂庵禅师深深的敬意和敬仰之情。

第一句“日高三丈各安眠,早起何人独灌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诗人在清晨时分,仰望天空,太阳高悬于空中,仿佛要刺破天际。他静静地躺下休息,享受着这份宁静和安详。然而,在这个宁静的世界中,却有一位僧人独自在劳作。这位僧人就是寂庵禅师。他在凌晨时分起床,独自去浇灌花园,默默地为这个世界付出着。这里的“日高三丈”和“早起”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何人”则揭示了寂庵禅师的独特之处。他并不追求名利,不贪图享乐,而是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第二句“须信祖师真的意,元来只在辘轳边。”则是对第一句的进一步解读。诗人认为,寂庵禅师的行为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意的。他之所以要在清晨时分早起浇灌花园,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勤劳,而是为了表达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这种尊重和珍视并不是口头上的空话,而是体现在他的实际行动中。这里的“真意”和“元来”都强调了寂庵禅师行为的真诚和本质。他的行为并非出于一时兴起,也并非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是出于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和珍视。这种敬畏和珍视正是禅宗所强调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整首诗通过描绘寂静的清晨和孤独的僧人,以及他们共同的行为——早起浇灌花园,展现了禅宗的精神实质。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观察和描述,传达出了对寂庵禅师的深深敬仰和敬佩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禅宗精神的理解。诗人认为,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尊重,无论是忙碌还是宁静的时刻。只有真正理解了生命的真谛,才能体会到禅宗所倡导的“活在当下”的理念。

这首《赠寂庵师》是一首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诗歌。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向人们展示了禅宗的精神实质和生活哲学。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思想的洗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