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止镇相随,不识何面口。
自古称上贤,只此无先后。
可怜照镜人,迷头日狂走。
示学人三十首(其三十)
行止镇相随,不识何面口。
自古称上贤,只此无先后。
可怜照镜人,迷头日狂走。
【注释】
- 行止镇相随:行走和停留总是相伴。
- 不识何面口:无法辨认是何种面容。
- 自古称上贤:自古以来都称赞他是贤者。
- 只此无先后:只有他与众不同,没有先来后到之分。
- 可怜照镜人:可悲的是那些照镜子的人。
- 迷头日狂走:迷失了方向,盲目地乱跑。
赏析:
《示学人三十首》是明代释函可的作品,其中第三十首“示学人三十首”,是一首关于学习与理解的诗篇。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学者的描述,反映了他对知识理解和学习的深刻见解。
诗中的“行止镇相随,不识何面口”描绘了学者们总是形影不离,却未能识别其真实面目的情景。这不仅反映了学者之间的紧密关系,也表达了对表面现象的批判态度。这种描述揭示了学者们在追求学问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迷惑和困惑,以及他们对于真理的追求往往超越了表象的理解。
“自古称上贤,只此无先后”表达了诗人对学者卓越成就的认可。他认为,只有极少数学者能够达到至高无上的贤者境界,而其他学者则难以望其项背。这种评价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也显示了他对于优秀学者的推崇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认为学者之间存在差异,每个学者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价值。
“可怜照镜人,迷头日狂走”进一步揭示了学者在追求知识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这里,“照镜人”比喻学者们就像镜子中的映像,但他们却无法真正理解自己的内在本质。而“迷头日狂走”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盲目追求知识和真理时的状态,如同迷失方向的旅人,盲目地乱跑。这种描述不仅反映了学者们的困惑和迷茫,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们追求真理道路的同情和理解。
《示学人三十首》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于学者群体的独特见解和感慨。他不仅关注于学者们的成就和贡献,更注重于他们内心的迷茫和困惑,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这些观点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学问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