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乌啼霜满林,月斜香冷漏声沉。
诗书已负青云梦,鬼女应怜白发心。
长信江山流水远,那堪风雨落花深。
边庭独下灯前泪,愁听胡笳杂暮砧。
安化闻叠江伯兄讣
夜静乌啼霜满林,月斜香冷漏声沉。
译文:夜深了,乌鸦在树林中鸣叫,霜气覆盖了整个森林,月亮斜照,香气寒冷,漏壶的声音深沉而沉静。
注释:乌啼——乌鸦叫声,这里指时间已经不早了;霜满林——霜花覆盖了整个树林;漏声沉——漏壶的声音深沉而沉静,表明时间已经很晚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听到噩耗后的心情。首句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霜花覆盖的树林,为全诗营造了一个悲伤的氛围。接着,第二句通过“月斜香冷”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以及他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第三、四句则通过“诗书已负青云梦”,表达了他的遗憾和无奈,认为自己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最后两句则通过“长信江山流水远”和“那堪风雨落花深”来表达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在外漂泊的艰辛和孤独。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听闻噩耗后的悲痛和绝望,他独自坐在灯前流泪,愁听胡笳杂暮砧的声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安化闻叠江伯兄讣
诗书已负青云梦,鬼女应怜白发心。
译文:诗歌书籍已经成为我的梦想,但我却没有实现它们,这让我感到遗憾和失望;鬼女应该怜悯我这个白发人的心情。
注释:青云梦——指诗人的理想和抱负;鬼女——指死去的人的灵魂;怜——怜悯;白发心——形容诗人因为未能实现梦想而感到的悲哀。
赏析: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无奈。前两句通过“诗书已负青云梦”,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抱负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己未能实现这些梦想的遗憾和失望。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未能实现理想,是因为年纪大了,无法再像年轻时候那样有精力去学习和创作。同时,他也认为那些死去的人的灵魂应该理解他的心情,因为他是一个白发人,所以他的内心充满了悲哀和无奈。
长信江山流水远,那堪风雨落花深。
译文:漫长的信件如同遥远的江山,流水一般遥远,而我却无法到达那里。更何况现在又是风雨交加的季节,落花满地的景象更是增添了我的悲伤。
注释:长信——指长时间的书信往来;江山——指远方的山河;流水远——形容书信如同流水般遥远;那堪——哪堪、怎么能够忍受;风雨落花深——形容风雨交加时,落花满地的景象更加令人感到悲伤。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前两句通过“长信江山流水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他们之间距离的遥远。接着,“那堪风雨落花深”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季节里,看到满地的落花,内心更加感到悲伤和无奈。这里的“那堪”是难以忍受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景象的无法接受和难以承受。整首诗通过对山水、风雨、落花等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奈,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边庭独下灯前泪,愁听胡笳杂暮砧。
译文:我在边庭独自坐着,听着窗外风中的胡笳声和傍晚的捣衣声。
注释:边庭——指边境地区;下灯前泪——形容诗人在灯前独自流泪的情景;胡笳——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乐器;杂——交错;暮砧——傍晚时分敲打的石砧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边庭独自坐观夜色的场景,以及他独自面对胡笳声时的心境。前两句通过“边庭独下灯前泪”,表达了诗人身处边庭的孤独和无助,他独自一人坐在灯前流泪,无法排解心中的愁苦。接着,“愁听胡笳杂暮砧”则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听到胡笳声时的心境,他感到既孤独又凄凉,同时也对故乡充满了渴望和思念。这里的“胡笳”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乐器,常常被用来表达边疆将士的思乡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在边庭独自坐观夜色的场景以及他独自面对胡笳声时的心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助和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