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京华十二楼,万分春色满皇州。
别来谁送尊前景,独有黄花解报秋。
注释:在京城十二楼中,我欣赏着万分春色。自从离别以来,没有人送酒给我看那前景了,唯独这菊花懂得秋天的到来。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京城十二楼上所做,通过描绘京城的景色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诗人通过对京城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同上京华十二楼,万分春色满皇州。
别来谁送尊前景,独有黄花解报秋。
注释:在京城十二楼中,我欣赏着万分春色。自从离别以来,没有人送酒给我看那前景了,唯独这菊花懂得秋天的到来。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京城十二楼上所做,通过描绘京城的景色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诗人通过对京城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诗句释义】 1. 白发非前日:指年华老去,青春不再,与“归田”相呼应。 2. 黄河几度清:黄河水曾多次清澈,暗喻岁月变迁、世事沧桑。 3. 未论三策贵:未曾讨论过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意指对政治事务的漠视或无力。 4. 须识万缘轻:应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是浮云,不值得过于执着。 5. 借剑心徒切:借用剑的力量却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的心情。 6. 坑儒恨未平
【注释】 葺:修建。先人:祖先。卜筑:卜居筑宅,指建房造屋。投辖井:古代官署中供官员投信的信箱。这里借指官场生活。荒径:荒芜的路。横塘:纵横交错的池水。尊生:即作者自称,意译为尊重生命。休更觅仙方:不要寻找神仙方术以求长生不老。 【译文】 卜居建房的人在哪里呢?只有含情脉脉地自伤而已。 旧时投信用的信箱还在,但人已不在,空留旧物。 新近修缮的是读书堂屋,这读书堂屋也不过是一堵墙。
深雨 喜对连朝雨,黄梅四月天。 楼前空见海,树杪不闻蝉。 云暗通津路,山飞瀑布泉。 得鲈炊美酒,渔火乱沙烟。 译文: 连绵的雨水让我欢喜,在黄梅季节的四月天里, 我站在楼上只看见茫茫大海,听不到树上知了的叫声。 天空中乌云密布,仿佛通向渡口的道路被遮住了, 山间瀑布的水流声和泉水声交织在一起,让人心旷神怡。 我终于钓到一条鲈鱼,用它来煮一壶美酒, 夜晚渔火点点,沙洲上的烟雾迷离而迷人。 赏析
【注释】 聚:聚集。 浮云:指天空的云,这里比喻飘荡不定的游子。 江树:江边的树木。 鱼浦:指水边的地方,泛指乡村或渔村。 林塘:指林中和水边的地带。 竹溪:指竹林中的小河。 【赏析】 《秋日园居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高骈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描写了作者闲适的田园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全诗以景衬情,借景抒情,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第一句“高鸟聚还散”
秋日园居二首 其一 物候随时变,那堪问岁华。 晚风三径竹,朝雨半篱花。 自比禅居静,从教物论哗。 浮生何所有,醉处便为家。 注释: - 物候随时变:自然界的节气和气候变化无常,让人难以预测。 - 那堪问岁华:怎能忍受询问年华老去的痛苦。岁华即岁月、时光,这里指时间。 - 晚风三径竹:傍晚时微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音。 - 朝雨半篱花:早晨的雨滴打在篱笆上的花朵上,雨水顺着花瓣滑落下来。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题园居》之一,全诗如下: 地畔筑小堤使园庐相属 园林环古屋,迟日绿阴斜。 活水溪边入,新墙竹外遮。 门通蒋诩径,树隐邺侯家。 月色临池静,长留解语花。 译文: 在园子边缘建造一座小堤,让园子的房屋相互连接在一起。 园林环绕古老的房屋,阳光斜照下绿树成荫。 清澈的水流从溪流中流入池塘,新砌的围墙外种有竹子。 门前通往蒋诩的小路,树木掩映着邺侯的家。
夏景园庐 炎风吹拂着夏日,我闲来翻看与世绝交的书信。 岁月催人白了头发,天地间只有这简陋的草庐。 雨后新竹长得密密匝匝,离家乡遥远故人渐疏远。 不要再问东陵侯家的瓜田之事,暂且拿起农具种瓜吧。 【注释】 ①庐:指茅屋、草舍。 ②蓬鬓:指年老的头发蓬松如蓬。 ③乾坤一草庐:意谓天地之间只有这一座茅草屋。 ④东陵:东陵侯,汉夏侯婴之后,封东陵侯。 ⑤瓜畦:指种瓜的地方。 赏析:
闻谭长公之官宜山暴卒于苍梧作此志恨 梦断宜山路,轻车叹陆沉。 梧门秋日暗,竹马白云深。 风雨孤臣泪,乾坤万里心。 独馀龙剑在,凝涕倍沾襟。 注释: 闻谭长公之官宜山暴卒于苍梧作此志恨 闻:听说。 谭长公:指唐代名将张守珪之子张仁愿,曾任宜州刺史、桂管观察使。 宜山:指广西宜山县,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 暴卒:突然死亡。 作志恨:创作一首悼念诗以表达心中的悲痛和遗憾。 梦断宜山路,轻车叹陆沉。
注释: 1. 予适诵诗一鸟久立花间不去:我刚好吟诵了诗,一只鸟久久地站在花丛中,一动不动。 2. 青鸟来幽径,逢人听说诗:青色的鸟儿飞来幽静的小径上,遇到行人就告诉他们这首诗。 3. 似怜秋色好,犹恨赏心迟:好像怜爱秋天的景色美好,却还是遗憾欣赏之心不能及时到来。 4. 凝立浑何待,飞鸣欲语谁:静静地站着等待什么呢?想要飞鸣告诉谁呢? 5. 若能删颣句,一字亦吾师:如果能删除这最后一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爱尔独钟情”: “爱尔”指你的爱,而“独钟情”表示对某人的深厚感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亡弟深沉而独特的情感。 2. “虚疑死复生”: 暗示着对亡弟的思念,似乎在想象他可能已经复活,或者某种形式的存在仍然存在。 3. “倚楼频怅望”: 诗人常常站在楼上,眺望远方,内心充满了对亡弟的怀念。 4. “闻雁更悲鸣”: 听到大雁的悲鸣声更加增添了诗人的哀愁。 5.
【解析】 1.曲径高斋:曲折的小路穿过高大的斋堂,斋堂十分干净,没有一点儿尘埃。 2.相看自笑:互相看看,不禁发笑。 3.园亭富贵春:园林中的亭台楼阁,都是富丽堂皇,一派春天景象。 译文:曲折的小路穿过高大的斋堂,斋堂十分干净,没有一点儿尘埃。百花争艳,红紫交映,在雨中开放。我看着自己,觉得门儿像水一样清亮,但还有园林中的园亭,是那样的富裕和高贵,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赏析: 此诗写园池之景
【注释】 ①王屋山:古山名,在今河南济源西北。②星轺(yáo):指皇帝所遣的使者。③驻:停留。④五云:天上的五色云。⑤夜宿山房:晚上在山中房屋住宿。紫雾寒:指山中的紫色烟雾,冷而清。⑩黄冠:道士所戴的黄色帽子。此身犹自愧黄冠:我仍然感到惭愧,自己是个道士。 【赏析】 《过王屋》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诗人在王屋山游览时的情景和感受。全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王屋山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求结合诗句内容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并据此分析诗句的内容、手法和情感,然后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作答。本题要求赏析“御香遥自上方来,绣岭宫前辇路开。万绿丛中迎晓日,弹冠今喜上蓬莱”的意思和作用。这四句写登临王屋山时的见闻感受。首二句写皇帝的御香从天而降,御辇从山上下来;三、四句写山下万绿丛中,一早有太阳升起,我高兴地登上了蓬莱仙岛。这组景物描写
【注释】 次韵答郭梦菊仪曹:次,第二。郭梦菊,字子章,号梦菊,河南开封人。仪曹,官名,御史台属员。南宫,指翰林院,即中书省。泬寥,天晴气肃,形容天空无云或云淡风轻。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首句写雪后春景,次句点题意。“校书夜对青藜杖”,是说在寒冷的冬天夜晚里,手持青藜杖在校书馆里读书。“休向南宫叹泬寥”,是说不要因为天高云淡而感叹寂寞。 这首诗以写景起兴,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白登城 风急扬沙拔汉旗,曾经睢水解重围。 不缘天夺单于魄,虎旅何时塞外归。 注释: - 白登城:指历史上的白登山事件,刘邦被匈奴冒顿包围在这个地方,最终未能成功突围的事件。 - 风急扬沙:描述当时天气状况和紧张的气氛。 - 扬:升起。 - 拔:拔出或摆脱。 - 汉旗:汉朝的旗帜,这里指的是汉朝的国威。 - 曾:曾经。 - 解:解除、摆脱。 - 睢水:古河流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境内。 - 单于
万里长城 【注释】: 1. 板筑声寒万姓颦:用筑墙的板子拍打的声音,让百姓感到寒冷。形容筑城时发出的声响,使百姓心生忧虑。 2. 胡儿先谶解亡秦:胡人(匈奴)的使者先期预言灭亡秦国。 3. 倾国:倾覆国家,指美女。这里指代杨玉环。 4. 丞相:杨贵妃曾被封为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 5. 不是长城塞外人:杨贵妃并非来自塞外边疆,而是唐朝宫廷中的一员。 译文: 修筑万里长城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