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月曾何损,乘云海上生。
共怜今夕好,还似旧时明。
银汉金波浅,冰轮桂魄轻。
蛾眉天万里,羌笛夜三更。
牛女星犹在,嫦娥恨未平。
镜光疑渐满,延侍不胜情。

注释

  1. 残月如新月:比喻月亮残缺不全,但仍有其独特的美。
  2. 缺月曾何损:表达了即使月亮不完美,但依然美丽。
  3. 乘云海上生:形容月亮在云层之上升起,如同从海上升腾而来。
  4. 共怜今夕好:共同欣赏今晚的好天气。
  5. 还似旧时明:仍然明亮如旧。
  6. 银汉金波浅:银河如金色波纹般浅浅。
  7. 冰轮桂魄轻:月亮像冰轮或桂花一样轻盈。
  8. 蛾眉天万里:形容天空广阔,仿佛是一条长长的眉毛。
  9. 羌笛夜三更:夜晚,羌笛声悠扬。
  10. 牛女星犹在:牛郎和织女星依然存在。
  11. 嫦娥恨未平:嫦娥因思念后羿而感到悲伤。
  12. 镜光疑渐满:镜子中的光芒似乎变得丰满。
  13. 延侍不胜情:无法抑制对某人的深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和人物情感相结合的诗。首句“残月如新月”用残月比喻月亮虽不完美,却依然美丽,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赞美。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月亮升起于云海之上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接着,“共怜今夕好”表达了诗人和读者对当前美好时光的共同珍惜和喜悦。

接下来的几联则更多地涉及天文现象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例如,“银汉金波浅”描绘了月光如金色波纹一般柔和;“冰轮桂魄轻”则是对月亮明亮如冰轮、桂树般的描述,强调了月色的纯净与优雅。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细腻而深刻的感受。

最后几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夜空中的星座,以及夜晚的宁静与深情。“蛾眉天万里”形容夜空宽广无垠,如同一条巨大的眉毛;“羌笛夜三更”则点明了夜晚的时间,羌笛声在其中悠扬,增添了诗意。同时,“牛女星犹在,嫦娥恨未平”既表现了牛郎织女故事的浪漫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和牺牲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崇高追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