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逐飞电,一去不复还。
东风本信宿,难驻桃李颜。
举头有皎日,凝目无冰山。
黄金苏季子,消灭随尘寰。
秦兵号百万,终弃函谷关。
感时叹往事,得丧如循环。
达人有玄览,飞舄山水间。
嗟予日蓬转,茫茫百折湾。
世路苦相促,安得心里闲。
西华在咫尺,愿言一跻攀。
诗句解析与译文
入秦即事
- 流光逐飞电:时间像流星划过,快速消逝。
- 一去不复还:一旦离去再不返回。
- 东风本信宿:东风只是停留一晚。
- 难驻桃李颜:难以留住桃花和李花的美丽面貌。
译文(结合注释)
在秦国的所见所闻,让我深感时光飞逝、美好易逝。
赏析
此联表达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流光”和”飞电”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迅速和无情;”东风”和”桃李颜”则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短暂。整体上,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面对无常的无力感。
第二联
- 举头有皎日:抬头看到明亮的太阳。
- 凝目无冰山:目光所及之处没有冰山。
译文(结合注释)
我抬头看到了明亮的太阳,目光清澈,没有阻碍。
赏析
这两句诗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平和的视角面对世界。”举头有皎日”传达了一种光明和希望,”凝目无冰山”则表达了心灵的清澈和宁静,暗示了诗人超脱世俗纷扰,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明。
第三联
- 黄金苏季子:比喻人如黄金般珍贵,但最终也会消逝。
- 消灭随尘寰:如同金子一样,随着尘埃归于宇宙的尽头。
译文(结合注释)
苏季子虽贵如金,终究会消逝于尘土之中。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人的无常和短暂。”黄金苏季子”使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其价值和重要性,而”消灭随尘寰”则是对这种无常的自然总结。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脆弱性的深刻认识。
第四联
- 秦兵号百万:形容秦军众多且强大。
- 终弃函谷关:最终放弃了函谷关的防御。
译文(结合注释)
秦军众多,声势浩大,最终却放弃了函谷关。
赏析
此联揭示了秦军的攻势虽然强大,但最终还是未能成功,反映出战争的徒劳无益和战略的失误。”终弃函谷关”更是强调了决策的失败和战略上的失误,使得原本可能的胜利化为乌有。
第五联
- 感时叹往事:感叹时光的流逝,回顾过去的事。
- 得丧如循环:得失成败如同循环往复。
译文(结合注释)
我感叹岁月流逝,回顾过去的得失成败,它们如同循环往复不断上演。
赏析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得失的深刻思考。”感时叹往事”显示了诗人对过往的回顾和反思,”得丧如循环”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反复无常,提醒人们要有一颗平和的心来面对生活的起伏变化。
第六联
- 达人有玄览:智者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 飞舄山水间:比喻人可以自由地在山水间遨游。
译文(结合注释)
只有睿智的人才能洞悉事物的本质,他们可以在山水间自由自在地遨游。
赏析
这一联表达了一种对智者的高度赞扬,认为智者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飞舄山水间”则是一种象征,意味着智慧和见识可以让人在自然中得到解脱和升华。
第七联
- 嗟予日蓬转:自我感慨,如同飘蓬随风转。
- 茫茫百折湾:形容前途未卜,充满迷茫和不确定。
译文(结合注释)
我感叹时光荏苒,如同飘荡不定的蓬草,前途未卜充满迷茫。
赏析
最后两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中不确定性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这种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命运无常的认识。
结语
《入秦即事》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易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诗人表达了对生活、对世界的独到见解和深沉的情感。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艺术上精湛的作品,也是一篇哲学上的思考,值得我们在欣赏其美的同时,深入品味其中蕴含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