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拟罗浮访列仙,风烟缥缈石楼前。
林亭丹灶知何在,欲问当年葛稚川。
俯仰天吴如咫尺,万里乾坤悬几席。
黄龙洞口驾飞云,四百峰头生羽翼。
沧海弥漫东复东,三更日出海波红。
枕书高望扶桑顶,咫尺天河有路通。
参差台殿曾游处,鹿鸣涧底闻人语。
卷帘飞瀑昼生寒,朱明草木多风雨。
谁是名山真主人,蓬莱阁上好寻真。
神游八极清风远,壶里同收天下春。

卧游罗浮和卢方伯

曾拟罗浮访列仙,风烟缥缈石楼前。

林亭丹灶知何在,欲问当年葛稚川。

俯仰天吴如咫尺,万里乾坤悬几席。

黄龙洞口驾飞云,四百峰头生羽翼。

沧海弥漫东复东,三更日出海波红。

枕书高望扶桑顶,咫尺天河有路通。

参差台殿曾游处,鹿鸣涧底闻人语。

卷帘飞瀑昼生寒,朱明草木多风雨。

谁是名山真主人,蓬莱阁上好寻真。

神游八极清风远,壶里同收天下春。

注释:

  1. 曾拟罗浮访列仙:曾经想要探访罗浮山中的仙人。
  2. 风烟缥缈石楼前:风吹雾霭飘渺,石楼仿佛就在前方。
  3. 林亭丹灶知何在:林中亭子上的丹炉(炼丹用的灶)在哪里?
  4. 欲问当年葛稚川:想要询问当年葛洪(葛稚川是他的字)的情况。
  5. 俯仰天吴如咫尺:抬头仰望如同天吴一般近在眼前,形容距离非常近。
  6. 万里乾坤悬几席:万里之遥的天地仿佛悬挂在几案之上。
  7. 黄龙洞口驾飞云:黄龙口(位于庐山)的洞口有飞云(瀑布)的景象。
  8. 四百峰头生羽翼:四百座山峰顶上长出了翅膀。
  9. 沧海弥漫东复东:大海无边无际,似乎向东又似乎向西。
  10. 枕书高望扶桑顶:躺在枕头上仰望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东方)。
  11. 咫尺天河有路通:虽然只有咫尺之遥,但感觉好像有路可以通往天河。
  12. 参差台殿曾游处:参差的台殿是我曾经游玩过的地方。
  13. 卷帘飞瀑昼生寒:卷起窗帘看到飞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寒冷。
  14. 朱明草木多风雨:红色的阳光照耀,使得草木都变得多雨多风。
  15. 谁是名山真主人:谁是真正的山的主人?
  16. 蓬莱阁上好寻真:在蓬莱阁上可以寻找到真正的神仙。
  17. 神游八极清风远:神游于八极之间,感受着清风远扬。
  18. 壶里同收天下春:把春天全部收入壶中,比喻拥有无尽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名山仙境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古人葛洪等仙人的怀念。通过描写山水景色、人文历史和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