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光惊易过,忽忽又中秋。
不见故人久,相携山径幽。
白云横岭路,黄叶断溪流。
借问生涯事,百年谁短修。
年光易逝,转眼又逢中秋月。
不见故人,独自行走在山间小路。
白云横岭路,黄叶飘落在溪流中。
人生何求?百年时光短暂而渺小。
年光惊易过,忽忽又中秋。
不见故人久,相携山径幽。
白云横岭路,黄叶断溪流。
借问生涯事,百年谁短修。
年光易逝,转眼又逢中秋月。
不见故人,独自行走在山间小路。
白云横岭路,黄叶飘落在溪流中。
人生何求?百年时光短暂而渺小。
【注释】 苦雨:指连绵不断的大雨。 一雨经旬日:连下十几天雨。 闭门谁与同:没有人能和我一同关起门来听雨。 人从烟暝出:人们从烟雾迷漫中走出。 心付水云空:我的心随那飘荡的水气而消散了。 历历江山外:眼前呈现出一片模糊的山水景色,仿佛是一幅画。 蒙蒙天地中:整个天空都弥漫着雨水的气息。 放歌殊未已:我放开嗓子歌唱,歌声却似乎没有停止。 学得古人穷:学习古人那种穷尽一生追求诗歌艺术的境界。
注释: 寄无得:寄希望于没有结果。 道人生计拙,缓步出山门:道士的生活清苦,缓缓地走出山门。 日日看高岭,行行过别村:天天观看高山,行走在经过的村庄之间。 无人知此意,有口不堪论:没有人理解他的意思,即使说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远讯熊禅者,年来或未谖:远远地询问那位名叫熊的和尚,今年是否还记得他。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归嵩山作》。这是一首寓言诗
【注释】 嗟:叹词。肠欲断:肠已断了,形容悲愁之极。子:指妻子或情人。何之:到什么地方去。遂志:完成心愿。应:应当。无憾:没有遗憾。修名:修整名声、名誉。亦是痴:也是愚蠢。当观:应该观察。身世幻:人的一生是虚幻的变化。莫动:不要动心。黍离:春秋时代卫国的都城。在今河南原阳,被晋人所灭。后作国歌,表示怀念。云山阔:指天高远、道路遥远。龙华:佛寺名。在江苏南京。期:期望。 【赏析】
【注释】 出小持船作二首 其一:小城,指苏州城。持船,指携一叶扁舟。 严城不易出,独许看云人:在高大的城墙内不容易出城,只有喜欢看云的人才可以出城。 附郭馀孤木,空斋无四邻:城外还有几棵孤零零的树,自己的空房只有四面墙,四周没有邻居。 水亭深夜月,烟树旧时春:在水边的亭子中看夜晚的月亮,远处的树木映衬着曾经春天的景象。 对此清幽趣,谁怜梦里身:面对这美好的景色,谁能理解我内心的感受和孤独呢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清晨一开户,澄霁如平时”一句中,“澄霁”指天气晴朗,“平日”指平时的日子,这一句的意思是早上一开门,就看到天晴气朗(和平常一样)。“不减青山色”,意思是山峦的颜色并没有因晴空而减少,仍然郁郁葱葱;“多添绿树姿”,意思是树木的绿叶更加茂盛了。 “白云归洞急,红日上梢迟”一句中,“白云归洞急”,是说白云飘得快,好像要急着回到山洞里似的;“红日上梢迟”是说太阳升得慢
侯若孩过访 忆别当残腊,重来又在秋。多君霜雪意,重我石林游。 风雨摇山岳,池塘泛海鸥。席帘香正暖,天地一虚舟。 注释: 侯若孩过访:侯若孩来访。侯若孩:诗人的朋友。 忆别当残腊,重来又在秋:回忆起去年的离别,当时是农历腊月(一年将尽),现在又是秋天。残腊:指旧历年末。 多君霜雪意,重我石林游:你有许多关于霜和雪的思想,而我则再次游览了石林。多君:指朋友。 风雨摇山岳,池塘泛海鸥:风吹雨打
注释: 闻亦非隐天目:听说你也隐居在天目山。 天目中峰变,晴岚万壑阴:天目山中的主峰变化莫测,晴空万里的山岚笼罩着千沟万壑。 马嘶荒草断,人宿暮云深:马蹄声在荒草丛中断裂,人们夜宿时暮色沉沉,天色越来越暗。 何日乘潮上,别峰清欲临:什么时候能够乘着潮水而上,离别的山峰清澈如洗,仿佛要降临我眼前。 遥知携手处,应尽故园心:遥想与你手牵手的时刻,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远清丽,情感凄美哀婉。 【答案】 译文: 窗帘疏松月色照在草席上,我独卧高床倚窗凝思。 黄鸟叫声多么急切,梦中青山却已不似。 一座茅庵笼罩着烟雾和水汽,千里云烟飘渺雾气微茫。 无限伤心处,只有孤城人影稀稀疏疏。 注释: ①持船:指撑船。②依违:犹言徘徊,犹豫。③庵:佛寺小屋,供僧尼居住的简陋房屋
译文 将军不重视武力,立志安抚百姓。 万户伤心的地方,孤城今日春光。 高山曾有梦想,流水付与何人? 笑指溪桥近前,相看忆旧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范华宇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第一联:“将军不尚武,矢志在安民。” 注释:这里的“将军”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并不看重武功,而是以安抚人民为己任。这句话反映了诗人的政治理念和人生目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高楼,远眺四周的情景。 第1句:“蒙蒙烟雾里,峰岫隐如无。” - 注释:雾气笼罩的景色中,山峰似乎消失一般,变得模糊不清。 - 赏析:这句诗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山峦比作无迹可寻的影子,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第2句:“地近市廛旧,人看世界殊。” - 注释:脚下的土地与过去相比,变得更加繁华喧嚣;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 赏析
秋雨 积雨沉秋汉,寒云没太清。 长林迷去路,栖鸟暗闻声。 天地何曾别,江山此一更。 坐观烟暝阔,徒有古今情。 释义: 秋天的雨水积起来淹没了秋天的天空,寒冷的乌云遮住了天空的清澈。树林中的树木挡住了去路,鸟儿在树枝间飞来飞去,我隐约听到它们的叫声。天地之间从未有过明显的分离,只是这江山又经历了一次变迁。我静静地坐着,看着烟雾弥漫、天色阴沉,心中不禁涌起对古人今人的感慨之情。 译文:
【注释】 喜老父薙发:喜,高兴,欢喜。老父,年老的父亲。薙(tì)发:剃去头发。 七十方离俗:指人到了七十岁才离开尘世的世俗生活。 皤(pó)然:形容老人头发花白的样子。 犹:仍然。 底事:什么原因,何事。商尘劫:佛教语,指世间的烦恼、灾难。 清宵:夜晚,深夜。佛灯:佛教中用来照明的灯火。 先此乐仍:在这里已经感到快乐,依然感到快乐。 隐峰曾有妹:在隐居的地方曾经有一个妹妹。隐峰:隐居的地方。
送商丘伯侯若孩 历经混乱的沅湘道,遥远的潮汐向西流。 身名我们这一代重要,离别世人让人迷茫。 寂静夜猿声中长啸,萧瑟斑马叫声嘶鸣。 安危托付于你的国家,千里绿杨堤边相送。 译文: 经历混乱的沅湘道,漫长的西行潮汐。我们这一代的身名显得尤为重要,离别世人让人感到迷茫。在寂静的夜晚,猿声长啸,斑马嘶鸣。安危都托付在你所在的国家,我们在千里绿杨堤边相送。 注释: 1. 历乱:经历了各种混乱、曲折
注释: 1. 客心差不俗:客人的心情并不庸俗。 2. 僧况亦殊清:僧侣的境况也异常宁静。 3. 共坐长林下:一起坐在茂密的树林下。 4. 难忘故国情:无法忘记故乡的情怀。 5. 水流寒雁影:水面上漂浮着寒冷的雁群的影子。 6. 林噪暮鸦声:树林中传来暮色中的乌鸦叫声。 7. 郑重怜兹日:深深感慨这个日子的凄清。 8. 蒹葭白露盈:芦苇丛中充满了白色的露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中秋之夜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注释和全诗加以赏析。“九日登三老峰”,点明时间是重阳节,地点在三老峰。“叶落万山紫,披云信短筇。”意思是:万山之中,满树的枫叶都染上了紫色
注释: 梁同庵:作者的朋友。 辞北上:离开京城去北方(当时北京沦陷,作者被俘)。 赋此:作这首诗。 寄别:托付给朋友,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兼讯祖心弟:同时告诉祖心的弟弟。 因乱频相失:因为战乱,我们常常失去联系。 惊闻复远行:听到你又要远行的消息。 长安:指首都,即现在的西安。 从旧路:走的还是以前的道路。 出处此时情:现在的处境和心情。 万里山川险:形容路途遥远,风景壮美。 三春风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