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钺王臣贵,灵山嘱自今。
断肠萦子舍,翘首望祇林。
云影藏龙浅,天花积雨深。
他年重奉诏,应记入山心。
【解析】
此诗作于康熙庚戌(1700),周彝因母亲去世服丧,北归途经韶关石门时,因故未至终南山,而赋诗以志。全诗三首,每首四句,前二联为第一首,后一联为第二首,最后一句是第三首的结句。
“节钺王臣贵”,节钺,指帝王所持之剑,借指皇帝。王臣,指朝廷大臣。“贵”,尊贵、高贵。“灵山嘱自今”,灵山,指终南山,相传终南山有灵应寺,唐玄宗曾在此山中修行。嘱自今,嘱咐从今以后。诗人在韶关石门时,因故未能到终南山,但心中仍念念不忘入山修行之事,所以有此诗句。
“断肠萦子舍”,子舍,指自己的居室。“翘首望祇林”,祇林,即终南山,位于长安城东北二十里处。诗人想到自己不能如愿进入终南山修行,就非常失望,因此用“翘首望”来形容自己盼望的心情。“云影藏龙浅”,指终南山的云雾缭绕着山腰像一条龙一样蜿蜒。“天花积雨深”,指终南山的山花盛开如雨,层层叠叠,十分壮观。
“他年重奉诏,应记入山心”。他年,指未来的日子。重奉诏,再次得到皇帝的诏令。应记入山心,意为应当牢记在心。诗人在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未来有一天能够再次得到皇帝的诏令,并始终铭记入山修行的决心。这首诗是一首咏终南的山水之作,通过描绘终南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入山修行的渴望和坚定的信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
康熙庚戌孟秋制府周彝初持服北归道出韶石订入山不果赋诗三首奉柬兼以为别
节钺王臣贵,灵山嘱自今。
断肠萦子舍,翘首望祇林。
云影藏龙浅,天花积雨深。
应记入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