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叶坠碧天开,落落闲情秋夜回。
风送泉声出谷去,月将寒色近帘来。
右军池上钟初歇,扬子江头雁已哀。
瘴海别峰霜冷处,一时回首妙高台。
【译文】
秋夜的梧桐树叶随风飘落,一片片碧空如洗。秋天的夜晚,闲情悠悠,思绪也回到了过去。风送来了泉水的潺潺声,好像从谷中传来;月亮将寒色照到窗前,仿佛是走近了帘子。右军寺池上的钟已经停了,扬子江头的大雁也感到了寒冷。瘴海中的高山,在霜冷时节格外引人注目,让人想起那妙高台,一时想起了往事。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精神,感情真挚,细腻动人。
首句“梧桐叶坠碧天开”,写景,渲染出一种萧瑟悲凉气氛。梧桐落叶,碧天如洗,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次句“落落闲情秋夜回”,写诗人在秋夜的情怀。“闲情”指诗人内心的孤寂感。“秋夜回”即秋夜已回,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也表达了诗人内心对时光流逝的恐惧和无奈。
第三句“风送泉声出谷去”,描写秋风中泉水的声音传到远方。这一句通过声音的传播描绘出了秋天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仿佛自己也被风吹得远离了家乡。
第四句“月将寒色近帘来”,以月光的寒冷色彩来衬托诗人的心情。月光映入窗帘中,使得整个房间变得寒冷而宁静。这一句通过对月光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第五句“右军池上钟初歇”,写诗人在右军寺池上听到的钟声。“初歇”意味着钟声刚刚停止,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然而,这种安静并没有给诗人带来安慰,反而更加增添了他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第六句“扬子江头雁已哀”,写诗人看到扬子江头的大雁正在飞翔。大雁在飞行时发出哀鸣声,这声音似乎在诉说着它们的悲伤和无奈。这一句通过大雁的哀鸣声,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最后一句“瘴海别峰霜冷处,一时回首妙高台。”写诗人在瘴海上的高峰上回头眺望。“瘴海”指的是热带雨林地区,这里的气候湿热,空气中充满了毒素,对人体有害。而“妙高台”则是一处著名的佛教圣地,位于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