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白花黄霜已深,调孤弦缓负知音。
全生岂尽庖丁技,三乐终非荣叟心。
遂枉文章归白社,尚纡瓢笠寄东林。
难忘高谊惟今日,指顾湖山起越吟。
这首诗是诗人在生日时写给王廉宪的。诗中表达了对知音难觅、人生如梦、友情如水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人生哲学。
草白花黄霜已深,调孤弦缓负知音。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霜冷秋色的画面,草已泛白,花儿已黄,而秋天的霜已经很深了。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调孤”表示音乐声调孤单,“弦缓”则表示弹奏时琴弦拉得不够紧或不协调,给人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这里的“知音”是指理解自己内心情感的人。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孤独生活的无奈和对知音的渴望。
全生岂尽庖丁技,三乐终非荣叟心。
诗人在这里用“庖丁解牛”和“荣叟三乐”这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庖丁解牛是古代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他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牛身上的各种复杂部位,使牛变得完美无缺。而“荣叟三乐”则是指古代一位长寿老人所说的三乐:一为读书,二为弹琴,三为赏花。诗人在这里用这两个典故来表示自己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境界,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
遂枉文章归白社,尚纡瓢笠寄东林。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放弃世俗名利,回到家乡过一种隐逸的生活。”枉文章”指的是放下功名利禄,”白社”则是指家乡的村庄。”纡瓢笠”则是诗人在回家途中所携带的简陋行囊和雨具。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难忘高谊惟今日,指顾湖山起越吟。
最后两句诗是诗人对自己与王廉宪之间深厚友谊的感慨。”高谊”指的是高尚的情谊,”指顾”则是指目光所及之处,”湖山”则是指山水风光。”起越吟”则是说在这样美好的时光里,诗人想起了古人越吟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谊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知音难觅、人生如梦、友情如水的情感之作。通过对霜冷秋色、草白花黄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和对知音的渴望。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追求精神境界,远离世俗名利,回归田园生活的理念。此外,诗人还深情地回忆了与王廉宪之间的深厚友谊,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