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草产高山,乃不受灌溉。
鲜妍漭沆间,何曾别天地。
遇浊混不齐,清中煞有味。
自洁涤人烦,于物匪无利。
寘之邦国上,难与邾莒比。
时或逢高人,大瓢聊以试。
白云浮太虚,骤雨松声细。
岂必登蓬莱,只在玉泉寺。
我也沾馀沥,释然薄兰芷。

【注释】瑞草:一种香草。高山:高山上生长的瑞草。灌溉:给瑞草浇水。漭沆(màng hàng):水汽弥漫的样子,这里比喻瑞草生长于高海拔的高山。别:分别;区别。遇浊混不齐:遇到杂质混杂不清。清中煞有味:清澈的水质里味道很美。自洁:自我清洁。涤人烦:洗涤人们的烦恼。物:万物。匪:非。邦国:指国家。邾莒(zhū jí):古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成为鲁国的附庸。时或:有时;偶尔。高人:指品德高尚的人。大瓢:大的瓢。试:尝试。白云浮太虚:云彩漂浮在空旷的地方。骤雨松声细:猛烈的雨水击打松林的声音听起来很细小。蓬莱:神话传说中的仙山。玉泉寺:寺庙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区。余沥:残余的水珠。释然:心情舒畅。薄:轻视;看不起。兰芷:指兰花和白芷两种香草。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赞美高山上生长的一种香草——瑞草的。瑞草生在大山上,山上的瑞草不受灌溉之苦,而长在大地上,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它虽然被污染了,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特点。瑞草的清香可以洗涤人的烦恼,而且对万物有益。瑞草被人们当作珍品,放在国家的最上面,但比起邾、莒这样的小国还要低一等。瑞草偶尔会遇到品德高尚的人,他们用大瓢去尝它的滋味。瑞草的香气飘逸到天空,大雨打在松树上发出细微的声音。瑞草并不一定要登临仙境才能闻到其香味,它就在玉泉寺旁边生长着,我也可以沾到它的余沥,从而感到心旷神怡,把兰花和白芷等香料看成是微不足道的东西。这首诗赞美了瑞草,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