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卉各有奇,潜颖候春泽。
茂林郁佳气,苍茫竞红白。
霖泽殊未终,春开复春落。
芳菲不到秋,讵关覆载薄。
梧桐一叶飞,草木皆萧索。
独立何煌煌,黄金曜霜萼。
岂不畏寒猋,抱一从旅泊。
将以贻幽人,遐襟恣磅礴。
晚登君子志,硕德须早植。
【赏析】:
此篇为咏物之作。诗人通过咏菊花的荣枯,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首二句,点题。万卉各有奇,潜颖候春泽。言其他花卉各有其特点,而菊花则能耐寒傲霜,待到春天来临便竞相绽放;“潜颖”二字,既点明是菊花,又暗寓诗人有隐者身份。三、四句对仗工整,写菊在茂密的林中显得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苍茫竞红白。这既是描写,又是诗人的自况。言自己在茫茫人海之中,如花之茂盛,如林之郁郁,虽未受到重用,但仍然意气扬扬。五、六句以“霖泽殊未终”起兴,承上启下,由景及情,写秋后菊花依然繁盛,却不免于凋零。这是对前文种菊人的劝诫,也是诗人自身的自励。七、八两句,承上启下,从反面写菊的无常,以草木萧瑟作比喻,说菊花虽然芳菲满枝,但是一到秋天就凋落了,与大地万物一样都受制于天。九、十两句,写梧桐落叶,草木萧瑟,进一步写菊的命运。言梧桐叶落,草木皆衰,而菊花却独自开放,光彩照人,犹如黄金装点的霜雪萼。十一、十二句,写菊花不畏严寒,即使飘零也不畏惧,依然独立开放,光彩夺目。言尽管菊花不畏严寒,抱节傲立,但仍是旅泊之人。十三、十四两句,写菊花虽美但却无人赏识,诗人因此深感痛惜。言菊花虽美,却不为世人所知,岂不知天地广大,人才众多,只是没有遇到知音而已。十五、十六两句,以景结情,收束全诗。言菊花虽美,但已过了最佳观赏时节,只有远在深山中的隐士才能欣赏它的美。言诗人欲以此寄意给幽居深山的隐者(即他自己),希望他能像菊花一样保持高洁的品质,胸怀远大的理想,不要被世俗所累。晚登君子志。言诗人晚年仍怀有远大的抱负,要实现自己的理想。硕德须早植。言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要及早努力修身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