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理便为渗,大道落蹄筌。
西来无旨意,何处有单传。
生心已非性,离人谁是天。
不立立自昧,动必伤自然。
饥餐知饥餐,倦眠为倦眠。
只此一念差,过乃逾大千。
特地自知非,金销石匪坚。
举头天外看,所见皆先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答居士
至理便为渗,大道落蹄筌。
西来无旨意,何处有单传。
生心已非性,离人谁是天。
不立立自昧,动必伤自然。
饥餐知饥餐,倦眠为倦眠。
只此一念差,过乃逾大千。
特地自知非,金销石匪坚。
举头天外看,所见皆先贤。
诗句解释与赏析
- 至理便为渗,大道落蹄筌:
- 至理:最高的道理。
- 渗:渗透,深入。
- 大道:最高的真理或道路。
- 落蹄筌:比喻道理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
- 西来无旨意,何处有单传:
- 西来:指佛教传入中国。
- 旨意:教义或宗旨。
- 单传:单一的传授方式。
- 这里表达了佛教教义的深邃和不可单一理解的特点。
- 生心已非性,离人谁是天:
- 生心:内心活动。
- 性:本性。
- 离人:离开人世。
- 这两句表达了超脱世俗的境界和对天道的探求。
- 不立立自昧,动必伤自然:
- 不立:没有确立。
- 立自昧:自身建立却显得无知。
- 动必伤自然:任何行动都不可避免地破坏自然规律。
- 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 饥餐知饥餐,倦眠为倦眠:
- 这两句描绘了生活的简单与自在,无需人为的强求。
- 反映了道家追求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
- 只此一念差,过乃逾大千:
- 强调了每一个细微的念头都可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 指出了人生修行中的微小错误可能带来巨大的后果。
整诗解读
这首诗通过对比、设问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佛学、道教以及道家思想的理解与感悟。诗人通过对佛教教义中“西来无旨意”的探讨,以及对道家“饥餐知饥餐,倦眠为倦眠”的赞美,表达了对于超越世俗束缚,回归自然本真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在修行过程中要警惕每一个微小的念头,因为它们可能成为通向失败的关键。整首诗充满了哲学的深思和对生活本质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