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服乍辞鞍,花台共倚阑。
林端凭树短,阁上见江宽。
地拔千寻险,山藏四月寒。
东流为谁逝,终日浩漫漫。

【注释】

尘服乍辞鞍:刚从尘土中脱下马装束,刚刚卸掉鞍。尘服,指战袍。

花台共倚阑:花坛上共倚栏杆。

林端凭树短:树林的末端依偎着树身较短处。

阁上见江宽:站在高阁上能看见江面宽广。

地拔千寻险:地面陡峭,高耸入云。

山藏四月寒:山上积雪,到四月份仍寒冷。

东流为谁逝,终日浩漫漫:大江向东流去,不知它要流向何方,整天浩渺无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长江景色的诗,作者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诗的前两句“尘服乍辞鞍,花台共倚栏”,写的是诗人刚刚摆脱了战乱的纷扰,换上了平民的衣服,来到这个美丽的风景区。这里的“尘服”指的是战袍,“花台”指的是花坛,而“倚栏”则是靠在栏杆上,这一句写出了自己从战争的硝烟中走出来,来到了这样一个美丽的风景区。

接下来的“林端凭树短,阁上见江宽”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长江的美丽景色。在这里,“林端”指的是树林的尽头,而“凭树短”则是形容自己靠着树木站得比较近,而“阁上见江宽”则是说站在高阁上能够看到江水的宽广。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长江的壮美景色,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诗的后两句“地拔千寻险,山藏四月寒”和“东流为谁逝,终日浩漫漫”则是对长江的更加深入的描写。在这里,“地拔千寻险”指的是地面陡峭如千寻之高,而“山藏四月寒”则是说山上的雪到了四月份仍然很寒冷。这两句进一步突出了长江的险峻与美丽,让人为之倾倒。

“东流为谁逝,终日浩漫漫”则是对长江的进一步思考。这里,“东流为谁逝”是对长江流向的思考,而“终日浩漫漫”则是对长江浩渺无尽景象的描述。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长江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