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何劳访碧岑,帝城佳处即云林。
阴阴柳覆溪门静,宛宛莺啼竹坞深。
安石东山堪独卧,孔明梁甫莫悲吟。
凤台雪霁多佳景,不负扁舟五夜寻。
以下是对《和文济迁居二首》的逐句释义:
大隐何劳访碧岑,帝城佳处即云林:大隐隐于世,无需四处寻找深山老林。这里指的是隐居之所,不必远赴千里之外去寻幽探胜。“帝城”指代繁华的城市,而“佳处”则是城市中的美好之地。“即”表示直接、即刻的意思,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态度。
阴阴柳覆溪门静,宛宛莺啼竹坞深:绿荫覆盖着溪边的门户,显得格外宁静;清脆的黄莺叫声回荡在竹林深处。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色。
安石东山堪独卧,孔明梁甫莫悲吟:诸葛亮曾经在东山隐居,苏轼也喜欢在东山独自卧躺;孔明(诸葛亮)在南阳躬耕时曾作过《梁甫吟》。这里的“堪”表示适合,“莫悲吟”则意味着不要悲伤地吟诗。
凤台雪霁多佳景,不负扁舟五夜寻:凤台雪后晴朗,自然景色宜人,让人心旷神怡。这里用“扁舟”比喻自己的心境,表示不虚此行,享受了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佳作。诗人以淡泊的心态,描绘出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画面。通过与历史上著名的隐士相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同时,诗中的“凤台雪霁多佳景,不负扁舟五夜寻”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