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萧条积雪寒,空斋愁坐岁华阑。
春风十日知多少,己得梅花道上看。

万木萧条积雪寒,空斋愁坐岁华阑。

春风十日知多少,己得梅花道上看。

诗句释义:

1. “万木萧条积雪寒”

  • 意境描绘:这句话通过“万木萧条”与“积雪寒”,形象地描绘了冬日的严寒和萧瑟景象。这里的“萧条”不仅仅是指树木的稀疏,还隐含了生命力的衰退。
  • 情感表达:这种景象通常会引起人的孤寂或哀愁之情,诗人借此表达内心的孤独或对季节更迭的感慨。

2. “空斋愁坐岁华阑”

  • 情景交融:这句诗中的“空斋”和“愁坐”描绘了一个人在寂静的环境中长时间坐着沉思的场景。而“岁华阑”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以及随之而来的老去感。
  • 象征意义:这里的“岁华阑”可能象征着生命的有限性和时光的无情流逝,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3. “春风十日知多少”

  • 自然变化:这句诗反映了春天的到来和大自然的变化。通过“春风”和“十日”,诗人传达了春天温暖、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也暗喻着希望和新生。
  • 情感体验:诗人通过对比寒冬的荒凉与春风的温暖,不仅展示了季节变换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人的情感状态从沉静转向活跃。

4. “己得梅花道上看”

  • 审美追求:在这首诗中,“己得梅花道上看”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和对艺术境界的追求。诗人选择了在梅花盛开的季节,独自一人在道上欣赏梅花的美,这不仅是对身体感官的体验,更是心灵的享受和自我对话的过程。
  • 文化意涵: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常被用来代表高洁、坚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观赏,可能也在寻求精神上的升华和净化。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顾璘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吸引了读者。首先,诗歌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冬末春初的自然景象,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引入主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稍带凄凉的氛围。诗人利用“万木萧条积雪寒”等词汇,生动地描绘了冬季末期的自然风貌,同时也巧妙地引入了“空斋愁坐岁华阑”等语句,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

诗中的“己得梅花道上看”一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还体现了其对传统文化符号的深刻理解与运用。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画中常见的题材,常常象征着坚韧和高洁。此处的描写,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观,也赋予了自然景物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康谷道中见梅花》是一首情感丰富且富有哲思的诗作,通过精细的自然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和审美情趣,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观察和理解古人情感世界的独特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