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辨下土,夷夏各有防。
冠冕与椎祼,人兽本殊方。
三五圣哲代,建国但中疆。
有苗或侮予,干羽舞阶隍。
悠悠七旬内,卉服歌来王。
这首诗是《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一部分,描述了五帝和三苗的冲突,以及他们的战争。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 皇天辨下土,夷夏各有防。
注释:皇天,即天帝。辨,分辨。下土,即大地。夷夏,指华夏族与四夷。各有不同的防御。
- 冠冕与椎祼,人兽本殊方。
注释:冠冕,是指古代帝王的头饰。椎祼,是一种古代的祭祀方式。人兽,指人类与野兽。本殊方,是指各自有各自的方向。
- 三五圣哲代,建国但中疆。
注释:三五圣哲,是指古代的三位圣人。代,指的是一个时期。建国,是指建立国家。但中疆,是指国家的范围在中间。
- 有苗或侮予,干羽舞阶隍。
注释:有苗,是指古代的一个部落。侮,是欺侮的意思。干羽,是指古代的一种武器,如羽毛、石头等,用它们来驱赶邪恶。舞阶隍,是指在台阶上跳舞。
- 悠悠七旬内,卉服歌来王。
注释:悠悠,是指时间长久。七旬,是指七年。卉服,是指穿着草制的衣物。歌来王,是指在歌唱中迎来国王。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五帝与三苗之间的战争。诗中通过对比人类和野兽的不同方向,表达了人类应该超越野兽,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诗中还提到了有苗部落的欺侮行为,以及人类使用干羽来驱赶邪恶的行为。最后,诗人表示经过长时间的战争,终于迎来了国王的到来。整首诗充满了战斗的氛围,同时也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