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洲双鸳鸯,比翼乘春飞。
嘉禽非好合,天道有雄雌。
贱妾充君室,婉㜻希光仪。
十载绝音耗,六礼靡时施。
容华岂不惜,礼义焉可亏。
噭噭鸣雁翔,悠悠感我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拟古十一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河洲双鸳鸯,比翼乘春飞。
  • “河洲”指的是河中的小洲,“鸳鸯”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水鸟,常成对出现。这里的“双鸳鸯”可能指的是一对恩爱的伴侣。
  • “比翼乘春飞”描绘了这对鸳鸯在春天里相互依偎、共同飞翔的景象,象征着和谐与亲密。
  1. 嘉禽非好合,天道有雄雌。
  • “嘉禽”在这里指的是美丽的鸟禽,“好合”表示和睦的相处。
  • “天道有雄雌”指的是自然界中雄性和雌性生物的存在,强调了自然规律中存在阴阳相配的法则。
  1. 贱妾充君室,婉㜻希光仪。
  • “贱妾”表示自己地位低微,“君室”指主人的房间或居所。
  • “婉㜻希光仪”意味着自己虽卑微,但依然保持着优雅的仪态。
  1. 十载绝音耗,六礼靡时施。
  • “十载”指的是十年时间,“绝音耗”表示长时间没有听到声音或消息。
  • “六礼”是古代婚礼中的六项礼节,“靡时施”意味着这些礼节长时间未被实施。
  1. 容华岂不惜,礼义焉可亏。
  • “容华”指的是容貌美丽,“惜”表示珍惜。
  • “礼义焉可亏”意味着礼仪和道义是不可违背的,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1. 噭噭鸣雁翔,悠悠感我思。
  • “噭噭”形容雁鸣声,“鸣雁翔”表示雁群在空中飞翔。
  • “悠悠”意味着遥远或漫长,“感我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借用了自然界中的鸳鸯来比喻夫妻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暗喻了自己与主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中的“贱妾”和“君室”等词汇体现了诗人谦逊的态度。此外,诗中提到的六礼和容华、礼义等概念,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礼节和社会伦理的重视。最后一句中的“噭噭鸣雁翔”和“悠悠感我思”,则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孤独和对远方的思念。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展现了其深邃的诗歌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