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期千载会,圣政一时新。
访落追遗诏,耕莘起逸民。
生成天共远,优渥海重仁。
宿学欣逢展,龙颜日见亲。
【注释】:
何古林:指何景明之宅。何景明,字汶明,号中峰,南直隶无锡人。明代诗人。
昌期:指汉光武刘秀,字伯升,南阳郡新野县人。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刘秀起兵反抗,在昆阳之战大败绿林军,建立东汉王朝。后封为中山王。
圣政:指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盛世的施政。
耕莘:指孔子的故乡,位于今天山东曲阜市东南的一片地方。
天共远:指天地之间相隔遥远,无法相见。
优渥:恩惠厚重。
宿学:长期学习之人。
逢展:遇到展示。
龙颜:皇帝的面貌,比喻皇帝。
赏析:
《和何古林闻报述怀二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董其昌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咏史抒怀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变迁、国家政治稳定、民生改善的赞美之情。全诗意境宏大,情感深沉,体现了董其昌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高尚情操和深厚文化底蕴。
我们来解读一下诗的内容。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昌期千载会,圣政一时新”,意思是说在千年之后,昌期终于迎来了新的盛世,国家的政事也焕然一新。这里的“昌期”是指汉代光武帝刘秀,他是在公元25年建立东汉王朝的。而“圣政”则是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通过这两句话,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上那些伟大人物和时代变革的赞赏之情。
我们看到第三句“访落追遗诏,耕莘起逸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曾经访问过唐朝的旧地,那里有一片农田叫做耕莘,这里曾经居住着一些被遗忘的百姓。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怀念以及对那些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关注和关爱。
第四句“生成天共远,优渥海重仁”。意思是说,天地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但恩惠却如同海洋般深远。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以及他深厚的人文关怀。
第五句“宿学欣逢展,龙颜日见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自己长期学习并努力进取,现在终于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了。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喜爱和信任。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个人成长和成功的期待以及对皇帝的尊敬和敬仰。
这首诗以咏史抒怀为主,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与关爱以及他个人的抱负和理想。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