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开此夕,里社始悬灯。
岂识常明照,还当最上层。
清光瞻兔腹,梵语净伽楞。
适意归吟弄,逍遥寄大鹏。
正月十一日山中见月
正月十一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山中见月指的是在山中观赏月亮。
元宵开此夕,里社始悬灯。
元宵节的夜晚,村里的社庙开始挂起灯笼。
岂识常明照,还当最上层。
我们怎能知道,明月总是那么明亮?它还应该挂在最高的位置。
清光瞻兔腹,梵语净伽楞。
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兔子的腹部,梵语中的“净伽楞”意味着清净和宁静。
适意归吟弄,逍遥寄大鹏。
在这里自由地吟咏,将快乐寄托给大鹏鸟。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元宵节夜晚欣赏月亮的情景。诗中提到“元宵开此夕”,说明是在元宵节这天;“里社始悬灯”,则表明村里的社庙开始挂起灯笼庆祝节日。接下来诗人感叹自己无法了解月亮的永恒与恒定,并表达了对月亮的仰慕之情。诗中“还当最上层”暗示着月亮的高远与明亮。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在此地吟咏、享受自由时光,并将这种愉悦心情寄托给象征自由与力量的大鹏鸟。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一个元宵佳节,人们在山中赏月、吟诗、寄情于自然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