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幽寻过野寺,小车沓沓往来轻。
东山幄绕彤云合,北海樽倾紫气横。
大药故应调火汞,尘编聊复究虚盈。
相随独愧风雩咏,适意双禽也伴鸣。
陈唐山先生携寿觞邀同罗容所邝五岭何古林林艾陵四先生东山寺谈易
出郭幽寻过野寺,小车沓沓往来轻。
东山幄绕彤云合,北海樽倾紫气横。
大药故应调火汞,尘编聊复究虚盈。
相随独愧风雩咏,适意双禽也伴鸣。
注释:
- 陈唐山先生携带寿觞(一种酒杯),邀请罗容所、邝五岭、何古林、林艾陵四位先生到东山寺谈论易经。
- 走出城郭,寻找幽静的地方,经过一座野寺。车辆络绎不绝,来往轻松愉快。
- 向东山望去,只见那里云雾缭绕,仿佛有彤云环绕;向北海望去,只见那里酒樽倾倒,紫色气体横溢。
- 大药指的是炼丹求长生的人,他们应该调整火侯来炼制药物;尘编则指书籍,作者在这里借指自己,表示只是随意地研究其中的道理,并未真正理解。
- 相随独自惭愧,因为我没有像风神的祭坛一样吟唱风调雨顺的诗句;而那两只鸟儿也相伴鸣叫,似乎在为我伴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陈唐山先生邀请几位友人前往东山寺谈论易经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环境、人物和物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意和自己心境的抒发。
诗人以“陈唐山先生携寿觞邀同罗容所邝五岭何古林林艾陵四先生东山寺谈易”开篇,点明了事件的主体——陈唐山先生和他的四位友人。他们一同来到东山寺,讨论关于易经的话题。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携寿觞”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和祝福。
诗人描述了出城后的情景。诗人选择了“出郭幽寻过野寺,小车沓沓往来轻。”这两句作为过渡句。这里的“出郭”,既是指诗人离开城市,也暗示着与友人的相聚是在一个较为宁静的环境中进行的。“小车沓沓”,形象地描绘了车辆络绎不绝的场景,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诗人转向东山的景象。他描绘了东山东山的壮丽景象:“东山幄绕彤云合,北海樽倾紫气横。”这两句中,“幄绕”和“紫气横”都是富有诗意的描绘,将东山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开始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写道:“大药故应调火汞,尘编聊复究虚盈。”这句诗中的“大药”一词,既指炼丹求长生的人,也暗指自己的追求。而“调火汞”则是炼丹术中的一环,象征着诗人对于知识的探索和追求。而“尘编”则是指书籍,诗人在这里用它来比喻自己的学术成果,表示自己并非真的掌握了书中的所有知识,而是有所欠缺。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遗憾之情:“相随独愧风雩咏,适意双禽也伴鸣。”这句诗中,“相随独愧”表示诗人感到有些孤单,因为他的朋友们并不完全理解自己的观点;而“双禽也伴鸣”则描绘了鸟儿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这首诗通过描绘陈唐山先生与友人的对话、东山的美景和个人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同时,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也为诗歌增添了不少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