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里人豪入史评,撄城遗烈太常旌。
光华浮世谁无死,忠荩如公不浪生。
宁泮早占池尽赤,番山长羡月孤明。
纷纶节概应千古,结草先传抗杜兵。
宁德李大华死倭难
梓里人,指福建省的莆田。李大华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曾任职于福建宁德,后因抗击倭寇而英勇牺牲。
译文:在莆田的家乡,李氏家族以豪迈著称,他们的事迹被史册记载。在城防战中表现出的英雄气概被太常寺表彰。
赏析:此诗句赞美了李大华的英勇行为和崇高品质,强调了他的忠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怀念。
宁泮早占池尽赤,番山长羡月孤明
宁泮,即宁德县城名,这里指的是李大华生前所在的地方。“池”在这里可能是指城墙或者护城河,象征着李大华守护家园的决心和勇气。“赤”表示红色,象征着忠诚和热血。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李大华保卫家乡的敬意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月亮(象征李大华的清白和正直)的赞美和羡慕。
译文:你早早地就占据了宁德城的护城河,让敌人无法靠近。你在山上欣赏着明月,那明亮的月光照亮了你坚定的心灵。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李大华守卫宁德城的场景和他欣赏明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李大华忠诚、勇敢和高尚品质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李大华坚守信念和追求光明的赞赏。
光华浮世谁无死,忠荩如公不浪生
光华,这里指荣耀和光辉。”浮世”意味着世间,”谁无死”意味着每个人都会死亡。”忠荩”是忠诚和才智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强调了李大华的忠诚和才智超越了普通人,不会为了名利而生,而是选择了真正的英雄之路。
译文:在喧嚣的世界中,谁能不被生死所困扰?但你像李大华一样,有着忠诚和智慧的品质,不会被世俗的名利所动摇。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对李大华品质的高度赞扬。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层面的高尚情操和人生价值的理念。
宁泮早占池尽赤,番山长羡月孤明
译文:宁泮,即宁德县城名,这里指的是李大华生前所在的地方。“池”在这里可能是指城墙或者护城河,象征着李大华守护家园的决心和勇气。“赤”表示红色,象征着忠诚和热血。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李大华保卫家乡的敬意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月亮(象征李大华的清白和正直)的赞美和羡慕。
解析:
- 宁泮:宁德县城名,这里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城市。
- 池:护城河,象征着李大华守护家园的决心和勇气。
- 红:红色,象征着忠诚和热血。
- 忠荩:忠诚和才智,这里用来形容李大华的品质。
- 浪生:轻易地活着,形容李大华不为名利所动,选择了一条真正属于他的路。
- 宁泮早占池尽赤:诗人所在的城市宁德,因为李大华的牺牲而变得更加光荣。
- 番山长羡月孤明:李大华在山上看到明月时,会羡慕它的清白和光明,这里的月象征着李大华的清廉和正直。
- 结草先传抗杜兵:李大华的故事将被永远传颂,就像古人传说中关羽的“桃园三结义”一样。
这首诗通过对李大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英雄事迹的关注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