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识东皇面目时,真根灵干长新枝。
虚言妙诀终虚见,致著躬行是致知。
远有疑时焉自信,近如通处不妨随。
中空日日悬双鉴,肯把成心却自师。

诗句释义:

  • 南坪蒙泉二丈论王湛学旨: 南坪,地名。蒙泉,地名。二丈,形容距离近。这是对诗题的注释,描述了这首诗的背景和内容。
  • 欲识东皇面目时,真根灵干长新枝: 东皇,这里指皇帝。真根灵干,指的是真正的知识基础和才能。长新枝,比喻不断成长和发展。这是对第一句的注释,描述了想要认识皇帝的真实面貌,以及真正知识和才能的重要性。
  • 虚言妙诀终虚见,致著躬行是致知: 虚言,虚假的言论。妙诀,高明的技巧或方法。终虚见,最终只是看到表面。致著,追求实践。致知,获取真正的知识。这是第二句的注释,强调了真正知识和技巧的重要性,以及实践的必要性。
  • 远有疑时焉自信,近如通处不妨随: 远有疑时,表示面对遥远的问题时要有足够的自信。远如通处,表示在接近理解的地方也不要随意跟随。这是第三句的注释,强调了在面对不同情境时要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 中空日日悬双鉴,肯把成心却自师: 中空,比喻内心空虚。日日悬双鉴,表示每天都在反省自己。肯把成心却自师,表示愿意从他人那里学习而不是自我封闭。这是第四句的注释,强调了内心的空虚和反省的重要性,以及对他人的学习和借鉴的价值。
    译文:
    在南坪和蒙泉之间,我深入研究王湛的学习宗旨。
    我想要了解皇帝的真实面貌,因此注重培养真正的知识基础和才能。
    虚假的言论和巧妙的技巧最终只会让人看到表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获得知识。
    面对遥远的问题要有足够的自信,接近理解的地方也不要随意跟随。
    内心要经常反省,每天都要用两个镜子对照自己。
    愿意从他人那里学习而不是自我封闭。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关于学术修养和学习态度的议论文,通过对“南坪蒙泉二丈”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和理解。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强调了真正的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必要性。同时,也鼓励我们要有自信面对不同的问题,勇于接受新的知识和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