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卜筑衡山趾,百世声猷见宇垣。
进讲昔曾虚玉陛,传心犹自有金昆。
先几□夏春秋辨,独玩神明中夜存。
仰止高山云物重,一门香火并乾坤。
注释:
- 隐居卜筑衡山趾,百世声猷见宇垣。
隐居在衡山脚下,百代的声望和功绩都体现在庭院的墙垣上。
- 进讲昔曾虚玉陛,传心犹自有金昆。
过去我曾经在玉阶上进讲,传承的心志依然有如金昆般坚固。
- 先几□夏春秋辨,独玩神明中夜存。
我最早开始分辨春秋季节,独自在中夜里思考神明。
- 仰止高山云物重,一门香火并乾坤。
仰望着高山,云雾缭绕,万物繁盛,一门的香烟和天地相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老师的文章,诗人以独特的眼光描绘了老师的崇高形象,表达了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诗中“隐居卜筑衡山趾,百世声猷见宇垣”一句,展现了老师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如同庭院中的围墙一般,百世之下依然闪耀着光辉。“进讲昔曾虚玉陛,传心犹自有金昆”两句,则赞颂了老师在道德教育上的影响力,他的教导如同金子般珍贵,传承至今仍然发光。最后两句“仰止高山云物重,一门香火并乾坤”更是表达了对老师崇高地位的敬仰,他的地位如同高山一样高耸入云,其影响之大如同乾坤一般无边无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老师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