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佳客舣湘湖,千古清风仰大夫。
如矢本来如汝直,徉狂何不学为奴。
栖烟古泽三闾尽,落木寒枝一鸟呼。
再展离骚不成诵,畹兰汀芷总愁予。

【赏析】

此诗为吊屈原。屈原,战国时楚国贵族,以忠直著称于世。因遭谗去职,被流放江南。诗人过湘阴(今属湖南),登岸凭吊屈原,感慨良多。

“清流佳客舣湘湖”,起笔点明地点和时间,即在湘湖畔的湘阴,诗人停舟凭吊之时。“千古清风仰大夫”,“千古”指历史久远。“清风”,指清廉高洁的作风。“仰”,仰望,敬仰。“大夫”,指屈原。诗人仰视着湘湖中的清波,追念着屈大夫的遗风。“如矢本来如汝直”,这是诗人对屈原的赞语,意谓屈大夫的心志像箭那样直。“如矢”,比喻直如箭杆,比喻心志专一。“本来”,犹言自然。

“徉狂何不学为奴”,这是诗人对屈大夫的讽刺,意谓屈大夫不慕权贵而甘愿隐居,何不用权术变通一下呢?“徉狂”,指假装狂放。“奴”,喻指小人。“何不”,意为何必、为什么。“学为奴”,用权谋来求取荣华富贵。

“栖烟古泽三闾尽”,“栖烟”,指烟云缭绕的景象。“三闾”,指屈原居住的地方。“三闾”,地名,在今湖南常德市西南。这里指代屈原。“栖烟古泽”,是说烟雾缭绕的古泽之中,屈原已长眠于地。“三闾尽”,指屈原的家业、家族都已消亡。“落木寒枝一鸟呼”,“落木”,落叶。“一鸟呼”,指乌鸦的啼叫。“呼”,应上句“栖”。“三闾”与“落木寒枝”、“一鸟呼”相映衬,形象地写出了屈原死后萧条冷落的景象。

“再展离骚不成诵”,“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楚辞》名篇之一,是屈原的政治抒情诗。“成诵”,指能够背诵。“畹兰汀芷总愁予”,“畹”(wǎn)原指田间地头,这里借指屈原的故乡。“芷”(zǐ),指香草,这里指芳草。两句大意是:再读《离骚》,不能诵读成功;因为屈原的家乡已经荒芜了,芳草也早已凋零。“畹兰”“汀芷”都是香草,这里用来比喻屈原的故乡。

这首诗通过诗人过湘阴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屈原的崇敬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屈原那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