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沟中潦,赴海浑自多。
聒聒山涧流,激石扬鸣波。
夏虫难语冰,井蛙宁谈河。
蠡管恣窥测,潢渤终殊科。
达人纵遐视,况陟崇山阿。
山高望逾迥,海阔环包罗。
玉宇秋气澄,一色天光和。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以下是对每一句的具体释义和赏析:

  1. 诗名:《山望》

  2. 注释:《山望》:在高处远望群山。

  3. 译文: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向远处眺望连绵起伏的群山。

  4. 赏析:诗人通过“山高望逾迥”描绘了他站在高山上远眺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5. 诗句:盈盈沟中潦,赴海浑自多。

  6. 注释:盈盈:形容水流清澈。沟中潦:小河或沟渠中的积水。赴海浑自多:流向大海的河流总是那么多。

  7. 译文:沟中清流潺潺,汇入海洋的河水总是那么多。

  8. 赏析:这句诗用“盈盈沟中潦”来形容小河或沟渠中的积水,然后用“赴海浑自多”来表达水流源源不断流入大海的景象,体现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和无尽的生命力。

  9. 诗句:聒聒山涧流,激石扬鸣波。

  10. 注释:聒聒:形容水声喧哗。激石扬鸣波:水冲击石头发出的声音。

  11. 译文:山涧中的水流声喧闹,水冲击岩石发出轰鸣声。

  12. 赏析:这句诗以“聒聒山涧流”形象地描绘了山涧中水流湍急、喧哗不止的画面,而“激石扬鸣波”则进一步强调了水流冲击岩石产生的巨大声响。

  13. 诗句:夏虫难语冰,井蛙宁谈河。

  14. 注释:夏虫:生活在夏季的虫子,比喻眼界短浅的人。井蛙:住在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狭小的人。

  15. 译文:夏天的虫子无法理解冰雪的清凉,井底的青蛙又怎能谈论江河的宽广。

  16. 赏析:这句诗运用了“夏虫”、“井蛙”这两个比喻,批评那些目光短浅、缺乏广阔视野的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狭隘视野、追求更高境界的向往。

  17. 诗句:蠡管恣窥测,潢渤终殊科。

  18. 注释:蠡管: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像蠡(即蠡壳)。窥测:观察、猜测。潢渤:指广阔的水面。殊科:不同的等级、类别。

  19. 译文:蠡壳乐器随意吹奏,却难以窥探到汪洋大海的奥秘;广阔的水面终究是不同的等级、类别。

  20. 赏析:这句诗通过“蠡管恣窥测”和“潢渤终殊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广博深邃、复杂多样的理解和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探索的谦逊态度和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之心。

  21. 诗句:达人纵遐视,况陟崇山阿。

  22. 注释:达人:有见识的人。遐视:远眺。崇山阿:高耸入云的山峰。

  23. 译文:有见识的人能够放远眼光,何况是登临巍峨高山之巅的人呢?

  24. 赏析:这句诗以“达人”为引,表达了诗人对于有见识之人能够看得更远、想得更深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于攀登高峰、追求卓越目标的向往和决心。

  25. 诗句:山高望逾迥,海阔环包罗。

  26. 注释:高:形容山之高峻。望逾迥:远眺更加遥远。环:环绕。包罗:包容。

  27. 译文:从山顶上望去,群山的高度似乎更加遥远,而大海的辽阔则包容了一切。

  28.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山高望逾迥”和“海阔环包罗”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壮美景观的赞叹和对广阔世界的无限憧憬。

  29. 诗句:玉宇秋气澄,一色天光和。

  30. 注释:玉宇:指天空。秋气:秋天的气息。澄:澄清。一色:一致的颜色。和:和谐。

  31. 译文:秋天的天空清澈明亮,天空呈现出一致的颜色,与大地的景色相映成趣。

  32. 赏析:这句诗以“玉宇秋气澄”开篇,营造了一个清新、宁静的秋季氛围,而“一色天光和”则巧妙地将天空的色彩与大地的景物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自然画卷。

《山望》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