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霾净宿曀,太宇空无垠。
昭明乃日月,伸诎为鬼神。
六经岂必作,点画非有文。
真见亦不见,无闻有至闻。
摸盘叹冥瞽,听拟徒缤纷。
我有双莫邪,奋志凌千军。
同游者谁子,斩钥开重阍。

【注释】

次论学:指《次论学》一书。

云霾净宿曀(yì):乌云散去,月光明亮。

太宇空无垠(yín):天地间空荡无物。

昭明:光明照耀。日月,喻指太阳、月亮。

伸诎(qū)为鬼神:屈伸有度。

六经:六经为儒家经典,包括《诗》、《书》、《礼》、《易》、《春秋》、《乐》。

点画:文字。

无闻:没有声音。

至闻:高妙的声音。

摸盘:用手拨动琴瑟等乐器。

冥瞽(bù):不明事理的人。

听拟:聆听乐曲。

莫邪:宝剑名。

奋志:发愤图强,立志奋发。

凌千军:冲锋陷阵,勇往直前。

游者:指诗人自己。

子:同“字”。

钥:门上的锁。

【译文】

乌云散去,月光照天,宇宙间空荡无物。

明亮的太阳与月亮,伸展有度;屈伸之间,有如鬼神之灵。

六经不是一定要作的,文字也不是一定需要书写的。

真正的认识也是看不到的,没有声音也能听到美妙的声音。

用手拨动琴瑟等乐器,感叹那些不明事理之人。

聆听音乐,只是徒然地感到纷乱。

我有双宝剑,奋发图强,勇敢地冲破重重困难。

和我一起游玩的人是谁?斩开重重门户,迎接我的到来。

【赏析】

《次论学》是一篇讨论学问的文章,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问题。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出了一些关于学习的独到见解,认为学问并非一定要通过文字和语言来表达,而是要通过实践、体验和感悟来进行。

一、开篇就提出了一个疑问:“云霾净宿曀,太宇空无垠。”这是在问人们为什么天空中会有云雨、黑暗和寂静的时刻呢?其实,这是在比喻人生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需要我们去面对和克服。同时,这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

二、接着,作者又进一步论述了学问的重要性:“昭明乃日月,伸诎为鬼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光明照耀着太阳和月亮,而屈伸之间也有如鬼神般的神奇力量。这既是在赞美学问的力量,也是在告诫人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把握时机,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接下来,作者转向了对六经的看法:“六经岂必作,点画非有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儒家的经典并不一定都要写成文字,而且即使写出来也并非都有文字。这其实是在强调学问的实践性和体验性。只有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学问的内涵和精髓。

四、然后,作者又提到了对真见和无闻的看法:“真见亦不见,无闻有至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的真理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述的,但是通过听觉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这既表达了对真理的敬畏和尊重,也提醒我们在学习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最后,作者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摸盘叹冥瞽,听拟徒缤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不能像盲人那样摸遍所有的乐器,但我会努力去尝试和探索,去发现更多的美好事物。这既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也是对追求美好的执着和坚持。

整篇文章充满了哲理和智慧,既有对人生和学问的深刻思考,又有对实践和体验的追求。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学问并非一定要通过文字和语言来表达,而是要通过实践、体验和感悟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学问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