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然九水发,巴江之水亦发,九水方奔腾皓淼,以趋浔阳;而巴江之水,卷雪轰雷,自天上来。竭此水方张之势,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九水始若屏息敛衽,而不敢与之争。九水愈退,巴江愈进,向来之坎窦,隘不能受,始漫衍为青草,为赤沙,为云梦,澄鲜宇宙,摇荡乾坤者八九百里。而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垆,排当水面,林木可数。盖从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得水最多,故直以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此楼得水稍诎,前见北岸,政须君山妖蒨,以文其陋。况江湖于此会,而无一山以屯蓄之,莽莽洪流,亦复何致。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洞庭湖是沅江、湘江等九条河流的归宿,当它干枯的时候,犹如一条匹练;等到春夏间,九条河流水涨后才有湖泊。然而九条河流水涨时,巴江河的水也同时涌出,九条河流正奔腾浩渺,奔向浔阳;而巴江河的水则卷起雪花,轰响雷声,自天而降。耗尽这九条河流水盛之时的力量,还不足以抵挡巴江旁溢的波涛。九条河流开始时好像屏息敛身,不敢与之争锋。但随着九条河流水的退却,巴江河水却日益推进,以往狭窄的河道已不能容下,于是便漫衍成一片青草、赤沙、云梦泽,澄净鲜亮的宇宙,荡涤乾坤的景象,大约八九百里长。而岳阳楼矗立在江湖交汇之处,朝夕之间,尽观其吞吐变化的奇景,这就是它之所以奇妙的原因。岳阳楼前面是君山,宛如一只雀尾般的山峦,屹立在水面上,林木可以数得过来。因为从君山酒香和朗吟亭上俯瞰,洞庭湖得到水最多,所以直以千里长的壑谷,粘天沃日为奇。此楼得到水稍微逊色一些,前面临北岸,必须依靠君山妖冶秀丽,来弥补它的不足。况且江湖在这里会合,没有一座山用来积蓄水,茫茫洪流又能到哪里去?所以这座楼观赏到水时显得雄壮,看到山时显得美丽。
注释:
- 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长江中游。
- 沅江、湘江:两条重要的长江支流。
- 九水:指洞庭湖水系中的其他几条河流。
- 巴江:指的是长江上游的一段江流。
- 坎窦:指狭窄的河道或山谷。
- 云梦泽:古代大泽,今湖南省境内。
- 朗吟亭:位于岳阳楼附近的一个景点。
- 君山:洞庭湖南面的一座小岛。
- 妖蒨:形容色彩艳丽、美丽。
- 文其陋:用美景来衬托自己的不足。
- 莽莽洪流:形容水流广阔、汹涌澎湃的样子。
- 文(wén):通“纹”,此处意为增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洞庭湖和岳阳楼的自然景观及人文环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历史遗迹的赞叹之情。诗中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象以及岳阳楼的雄姿英发,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文历史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