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小修诗,散逸者多矣,存者仅此耳。余惧其复逸也,故刻之。弟少也慧,十岁馀即著《黄山》、《雪》二赋,几五千馀言,虽不大佳,然刻画饤饾,傅以相如、太冲之法,视今之文士矜重以垂不朽者,无以异也。然弟自厌薄之,弃去。顾独喜读老子、庄周、列御寇诸家言,皆自作注疏,多言外趣,旁及西方之书、教外之语备极研究。既长,胆量愈廓,识见愈朗,的然以豪杰自命,而欲与一世之豪杰为友。其视妻子之相聚,如鹿豕之与群而不相属也;其视乡里小儿,如牛马之尾行而不可与一日居也。泛舟西陵,走马塞上,穷览燕、赵、齐、鲁、吴、越之地,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魂。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

译文:

弟弟小修的诗作,散佚者甚多,仅存于此。我担心其作品再次散佚,故此刻之。弟弟自幼聪明,十岁余即著有《黄山》、《雪》二赋,洋洋洒洒近五千言,虽不皆佳妙,然刻画精细,仿效司马相如、太冲之法,视今之文人以矜重而自命不凡者,无以异也。然而弟弟自我贬低,弃置一旁。唯独喜欢阅读老子、庄周、列御寇等家之言,皆自行注疏,多言外之意,旁及西方之书、教外之语,研究备至。长成后,胆量开阔,见识明朗,豪迈自许,欲与一世豪杰为友。其视妻子相聚,如鹿豕之群而不相连属;视乡里小儿,如牛马尾行,不可与之共处。泛舟西陵,走马塞上,穷览燕、赵、齐、鲁、吴、越之地,足迹所至,几乎半个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大体上独自抒写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流,令人魂飞魄散。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然不必言说,即使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而我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处,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所致也。

注释:

  1. 弟小修诗 - 弟弟的弟弟(即作者),他写了一首诗。
  2. 散逸者多矣 - 很多诗篇都已遗失或散失。
  3. 存者仅此耳 - 这首诗是唯一剩下的。
  4. 惧其复逸也 - 担心这些诗作会被遗忘或丢失。
  5. 刻之 - 将这首诗刻印下来以保存它。
  6. - 聪明。
  7. 十岁馀 - 超过十岁时。
  8. 黄山、雪 - 可能指两首著名诗歌的名字。
  9. 几五千馀言 - 大约有五千多字。
  10. 傅以相如、太冲之法 - 效仿司马相如和扬雄的方法。
  11. 矜重 - 自夸且自大。
  12. 走马塞上 - 骑马游览边塞。
  13. 窥豹之一斑 - 比喻所见事物的一部分。
  14. 佳处 - 优点之处。
  15. 疵处 - 缺点之处。
  16. 自喜其疵处 - 喜欢自己的缺点。
  17. - 遗憾。
  18. 佳者 - 优点之处。
  19. 粉饰蹈袭 - 粉饰打扮,模仿他人。
  20. 气习 - 习气、习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弟弟小修诗作的看法和情感,展示了一位兄长对自己年幼的弟弟的关爱以及对其作品的深刻理解。诗人表达了对弟弟才华的认可以及对作品风格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对其作品存在的不足之处的遗憾。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弟弟成长过程中的关心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