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文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字字学汉、魏欤?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且夫天下之物,孤行则必不可无,必不可无,虽欲废焉而不能;雷同则可以不有,可以不有,则虽欲存焉而不能。故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发展,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

诗句释义:

  • 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表明古代诗歌和文学到了近代已经达到了极致。
  • 文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作者认为文学(尤其是诗)应当学习模仿历史上的高峰时期,即秦代和汉代的文学,以及唐代的巅峰时期。
  • 剿袭模拟,影响步趋:指模仿他人或前人作品的行为,没有创新。
  • 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当有人的作品与他人不同或不相似时,大家会批评是“野狐外道”。
  • 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欤?
  • 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字字学汉、魏欤?
  • 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强调朝代更替是自然的规律,而文学创作的方法不能简单地继承。
  • 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变化和趣味。
  • 故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因此我认为现代的诗歌和文学作品无法流传下来。
  • 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即使有些作品可能被后人传下来,但大多数现代诗歌都难以流传。
  • 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这些作品仍然是普通人的真实声音,它们没有经过雕琢,保留了原始的自然状态。
  • 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他们不会模仿汉代或唐代的文学作品。
  • 任性发展,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情感和喜好进行自由发展。

译文与注释: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当代诗歌创作的批判,认为现代的诗歌过于拘泥于模仿古人,缺乏创新。同时,也肯定了一些自然真实的作品仍然值得保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