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为楼。楼可方丈,窗疏四辟。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西则九龙峙焉。楼成,高子登而望之曰:“可矣!吾于山有穆然之思焉,于水有悠然之旨焉,可以被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可以宾月之来而饯其往,优哉游哉,可以卒岁矣!”于是名之曰“可楼”,谓吾意之所可也。
曩吾少时,慨然欲游五岳名山,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栖焉。北抵燕赵,南至闽粤,中逾齐鲁殷周之墟,观览及,无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楼耶?噫,是予之惑矣。
凡人之大患,生于有所不足。意所不足,生于有所不可;无所不可焉,斯无所不足矣,斯无所不乐矣。今人极力以营其口腹,而所得止于一饱。极力以营居处,而所安止几席之地。极力以营苑囿,而止于岁时十一之游观耳,将焉用之!
让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诗意:
诗中描述了诗人建造了一座楼,这座楼位于一个水居的地方。诗人把左偏的部分建成了楼,楼的大小可以容纳一亩地。楼的四周有窗户,面向四个方向:南面是湖山,北面是田舍,东面是九陆,西面是九龙,这些自然景色都成为了楼的背景。
诗人在建成之后登上高楼,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他感到非常满足和惬意。他感到自己在山林中有了一种深深的思念,在水中也有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这样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凉,也可以让人在烈日下享受阴凉,还可以在明月下与月亮共饮共舞。这样美好的环境,可以让人在一年四季中都感到快乐。
因此诗人给这个新建造的楼命名为“可楼”。他认为这个地方是他内心所希望的,也是他想象中桃花源一样的地方。他曾经渴望游览五岳名山中的最奇之处,希望能找到一个像桃花源那样的隐居之地。
然而现实是,他在北至燕赵,南至闽粤,中逾齐鲁殷周之墟的地方游历,但并没有找到让他满意的景色。而如今,他却可以在自己的可楼中享受到如此美妙的环境,这让他感到十分的困惑和不解。
接下来是译文:
《可楼记》
住在一间小屋里,我把它左侧稍偏的地方造了一层楼。
楼的高度足以容下一亩地,四面都有窗户,面对四个方向:
南望是湖山风光,北边是田野村庄,东面是九陆景观,西边九龙山脉耸立。
建成之后,我爬上高高的楼顶,看着眼前的美景,心情愉悦无比。
我在山林间找到了一种深深的思念,在水中也感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可以感受大自然的清凉,也能在烈日下享受阳光的温暖,还能在明月下与月亮共饮共舞。
这样的环境让四季都充满了乐趣。
因此我把这座新建的楼命名为“可楼”,认为它就是我内心所希望的地方。
我曾经渴望游览五岳名山中最奇特的地方,寻找一个如桃花源般的隐居之处。
但我现在却能在自己居住的小屋里欣赏到如此美丽的景象,我感到十分困惑。
注释:
- 水居:居住在水中,形容居住环境清雅、宁静。
- 方丈:古代计量土地面积的一种单位。此句意指楼的面积足以容纳一亩地。
- 疏四辟:四面都有窗户。
- 九陆:古代传说中的九州之一,即中国。此处指代中国的山川大地。
- 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之一,常用来象征帝王或权力。
- 优哉游哉:形容生活过得悠闲自在。
- 卒岁:一年的时间,此处指过完一年的岁月。
- “曩吾少时”:过去的我年轻时。
- 丘壑之最奇:最奇特的山水风景。
- 托而栖焉:寄托、栖息之意,此处指寄情于自然之中。
- 燕赵:古地名,今河北省北部一带,为战国时期赵国所辖之地。
- 闽粤:古地名,今福建省南部以及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区。
- 齐鲁殷周之墟:指春秋时期的齐国(齐)与鲁国故城遗址,位于现今山东省一带。
- 口腹:指吃喝。
- 苑囿:古代帝王宫苑内种植果树的地方,用以供皇室成员游玩休憩。
- 十一之游观:每年一次的郊游活动。
- 将焉用之:有什么用呢?此处意为无实际意义。
- 桃花源:传说中的理想境界,常以比喻理想的生活环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新楼的喜爱及由此引发的种种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对比现实的不足与理想的完美,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同时,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诗人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