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

诗句:

  1. 月色甚美,游人尚稀;
  2. 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
  3. 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译文:我在初十那天到了郡中,当晚就游览了虎丘。月色很美,游人也还不多,风吹过亭子月光洒落在树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使人厌恶。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要合我意。
    赏析:
  4. 自然之美:诗人在夜晚的游历中,感受到月光的美丽与游人的稀少带来的独特体验。他欣赏着月色,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感受到了与人群的疏离和孤独。
  5. 声光之韵:诗中提到“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通过红粉笙歌的点缀,使得原本寂静的月夜变得生动起来,增添了一丝人间烟火的气息,也让诗人感到满足。
  6. 内心独白:“山空人静,独往会心”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在大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自我感悟才是最重要的。这种独自旅行的方式,让他更能够深入地感受和理解自然的魅力,也让他更加珍惜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7. 情感寄托:通过对虎丘夜景的描述,诗人表达了他的情感寄托。他在夜晚的游历中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放松。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展现了他内心的独立和自由。
  8.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上。诗人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他对虎丘夜景的深刻感受和内心体验。这种直白而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得读者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和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