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好任侠,老觉身心如死灰。顷读《侠林》,类庐岳道人,听下界霹雳斗,仅同婴儿啼,了不为异,然人间多有怖而失箸者,则《侠从》震世之力大矣。故诺洪君之请而为之序。
侠林序
余少好任侠,老觉身心如死灰。顷读《侠林》,类庐岳道人,听下界霹雳斗,仅同婴儿啼,了不为异,然人间多有怖而失箸者,则《侠从》震世之力大矣。故诺洪君之请而为之序。
注释:
- 侠林:指侠义精神或侠义行为。
- 少好任侠:年轻时喜欢行侠仗义。
- 老觉身心如死灰:年老时觉得身心如同死去的灰烬一般,比喻身心疲惫不堪。
- 顷读《侠林》:不久前读到了《侠林》。
- 类庐岳道人:形容像庐山隐士那样的人。庐岳,指庐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
- 下界:指人间世界。
- 霹雳斗:指雷霆和电闪,形容气势恢宏。
- 仅同婴儿啼:仅仅与婴儿的哭声相似。
- 了不为异:不再感到奇异或不同寻常。
- 然人间多有怖而失箸者:然而人间中有很多人因为恐惧而失去理智,无法自持。
- 则《侠从》震世之力大矣:那么《侠林》所体现的震撼世界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
- 故诺洪君之请而为之序:因此我答应了他的请求,为他写这篇序言。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关于任侠精神的散文,通过作者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侠义精神的赞美和推崇。诗中通过对比自己年轻时的任侠精神和年老时的身心疲惫,展现了侠义精神的力量和影响。同时,诗中也通过对“霹雳斗”和“婴儿啼”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侠义精神的敬畏和向往。最后,诗中引用了“诺洪君之请而为之序”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侠义精神的认同和推崇。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篇充满豪情壮志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