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舞象,辄好为诗歌。先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为之。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盈箧。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敹甲敽干,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于是出筹军旅,入典制诰,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及胡马渡江,而长篇短什,与疏草代言,一切皆付之兵燹中,是诚笔墨之不幸也。
余于丙戌始浮海,经今十有七年矣。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或提师北伐,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短唱。即当风雨飘摇,波涛震荡,愈能令孤臣恋主,游子怀亲,岂曰亡国之音,庶几哀世之意。
乃丁亥春,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亡矣。戊子秋,节移于山,而丁亥所作亡矣。庚寅夏,率旅复入于海,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然残编断简,什存三四。迨辛卯昌国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
【注释】
奇零草序:指诗歌创作。
余:我。
自舞象:从小时候开始,我喜爱作诗。
辄好:总是喜欢。
经史:指儒家经典和史书。
屡以为戒:多次告诫我不要沉迷于这些。
遂辍笔不谈:因此停止写作。
然犹时时窃为之:然而仍然时常偷偷地做。
登第后:科举考试中了进士之后。
与四方贤豪交益广:与各地的杰出人士交往更加广泛。
往来赠答:彼此间互相赠送诗文。
岁久盈箧:一年又一年地积累起来装满了书箱。
会国难频仍:遇到国家危难频频发生。
倡大义于江东:在江东地区倡导正义。
敽干:整理、整顿。
出筹军旅:参与策划军事事务。
入典制诰:进入朝廷起草诏令文书。
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还能在闲暇之余吟诵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胡马渡江:指蒙古骑兵渡过长江。
长篇短什:这里泛指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
疏草代言:指代皇帝的诏书或奏章。
一切皆付之兵燹中:所有的都交付给战乱之中去。
丙戌始浮海:指的是作者第一次出海的时间是丙戌年。
经今十有七年矣:现在已经过了十七年了。
忧国思家:为国家忧虑,思念家乡。
悲穷悯乱:为百姓的贫困和混乱而悲伤。
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没有时候、事情不能触动内心。
提师北伐:率领军队向北出征。
慷慨长歌:大声歌唱以表达壮志。
避虏南征:躲避敌人的入侵向南进发。
寂寥短唱:简短的吟咏。
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动荡不安。
波涛震荡:波浪翻滚,动荡不已。
愈能令孤臣恋主:越是能够让人怀念君主。
游子怀亲:在外漂泊的人思念故乡。
岂曰亡国之音,庶几哀世之意:难道说这样的歌曲是灭亡国家的吗?或许它只是表达了对世事的哀伤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诗人的诗歌创作历程,反映了他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深切关怀。从年少时期开始的诗歌创作,到后来在战乱中坚持文学创作,最后因战乱而失去作品的痛苦经历,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和深沉的情感世界。同时,通过对战争背景的描写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