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落照图》,相传小李将军昭道作,宣和秘藏,不知何年为常熟刘以则所收,转落吴城汤氏。嘉靖中,有郡守,不欲言其名,以分宜子大符意迫得之。汤见消息非常。乃延仇英实父别室,摹一本,将欲为米颠狡狯,而为怨家所发。守怒甚,将致叵测。汤不获已,因割陈缉熙等三诗于仇本后,而出真迹,邀所善彭孔嘉辈,置酒泣别,摩挲三日后归守,守以归大符。大符家名画近千卷,皆出其下。寻坐法,籍入天府。隆庆初,一中贵携出,不甚爱赏,其位下小珰窃之。时朱忠僖领缇骑,密以重赀购,中贵诘责甚急,小珰惧而投诸火。此癸酉秋事也。
余自弱中闻之拾遗人,相与慨叹妙迹永绝。今年春,归息弇园,汤氏偶以仇本见售,为惊喜,不论直收之。
按《宣和画谱》称昭道有《落照》、《海岸》二图,不言所谓《海天落照》者。其图有御题,有瘦金、瓢印与否亦无从辨证,第睹此临迹之妙乃尔,因以想见隆准公之惊世也。实父十指如叶玉人,即临本亦何必减逸少宣示、信本《兰亭》哉!老人馋眼,今日饱矣!为题其后。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然后输出译文,最后附上赏析。首先给出每句诗的注释,接着是逐句释义,最后是整体赏析。
诗句及注释:
- 《海天落照图》——指的是一幅描绘海天景色的画作。
- 小李将军昭道——指唐代画家李思训,以画山水著称。
- 宣和秘藏——指宋代时期收藏的珍贵文物。
- 不知何年为常熟刘以则所收——刘以则是收藏家,不知这幅作品何时被刘以则收藏。
- 转落吴城汤氏——汤氏可能是汤和的后人,汤和也是一位著名的收藏家。
- 嘉靖中——指明代嘉靖年间。
- 郡守——地方高级官员。
- 不欲言其名——不愿意透露名字。
- 分宜子大符意迫得之——分宜子的逼迫使得他得到了这幅画。
- 汤见消息非常——汤看到这幅画的消息很紧急。
- 乃延仇英实父别室——于是邀请仇英的父亲在另一个房间里创作。
- 摹一本——复制一份。
- 将欲为米颠狡狯——打算模仿米芾的风格。
- 而为怨家所发——但最终被人发现。
- 守怒甚——太守很生气。
- 将致叵测——可能招致不可预测的后果。
- 汤不获已,因割陈缉熙等三诗于仇本后,而出真迹——汤不得已,在仇英的画后面添加了陈缉熙等三首诗,然后再出示真迹,以此与彭孔嘉等人一起饮酒告别,并抚摸三天后才归还原主。
- 守以归大符——太守将这幅画作归还给了大太监。
- 大符家名画近千卷,皆出其下——大太监家中收藏的画作有上千卷之多,都出自仇英之下。
- 寻坐法,籍入天府——随即因为违法而受到惩罚,被没收进了皇宫。
- 隆庆初,一中贵携出——隆庆初年,一位宦官携带着它离开。
- 不甚爱赏,其位下小珰窃之——不是很受欢迎,而且地位较低的宦官偷走了这幅画。
- 时朱忠僖领缇骑,密以重赀购——当时朱忠僖带领缇骑兵,秘密用重金购买了这幅画。
- 中贵诘责甚急,小珰惧而投诸火——太监质问得很急迫,宦官害怕就扔进了火里。
- 此癸酉秋事也——这是嘉靖癸酉年秋天的事情。
- 余自弱中闻之拾遗人,相与慨叹妙迹永绝——我从小时候听说这件事,大家都感慨不已,认为这幅佳作永远不会再出现了。
- 今春,归息弇园——今年春天回到了弇园。
- 汤氏偶以仇本见售——汤氏偶然以仇英的原作出售。
- 为惊喜,不论直收之——我很高兴,不管价钱直接买了下来。
- 按《宣和画谱》称昭道有《落照》、《海岸》二图——《宣和画谱》记载,昭道有《落照图》和《海岸图》两幅。
- 不言所谓《海天落照》者——没有说所谓的《海天落照》。
- 其图有御题,有瘦金、瓢印与否亦无从辨证,第睹此临迹之妙乃尔——这幅画上有无御题,是否使用瘦金体或瓢印等无从考证,但仅从这临摹的效果来看是如此美妙。
- 第睹此临迹之妙乃尔,因想见隆准公之惊世也——仅见这幅临摹的效果如此美妙,因此想象隆准公(即隆宗)当年震惊世人的情景。
- 实父十指如叶玉人,即临本亦何必减逸少宣示、信本《兰亭》哉——父亲十指如同叶上的玉石般细腻,即使是临摹的作品也没必要减损王羲之《兰亭序》的原貌啊!
- 老人馋眼,今日饱矣!为题其后——我老人家眼睛饿了,今天吃够了!在这里题字纪念。
整体赏析:
这首七律表达了作者对《海天落照图》的喜爱以及对画中人物高超技艺的赞美之情。作者通过描绘这幅画的历史背景、收藏过程以及最终的结局,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海天落照图》不仅是一幅绘画作品,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起伏。通过对这幅画及其背后的历史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