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称: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故萍实商羊,非天明莫洞。厥后博物称华,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
楚蕲阳李君东璧,一日过予弇山园谒予,留饮数日。予观其人,晬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谓予曰:时珍,荆楚鄙人也,幼多羸疾,质成钝椎,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有数言。古有《本草》一书,自炎皇及汉、梁、唐、宋,下迨国朝,注解群氏旧矣。第其中舛缪差讹遗漏,不可枚数,乃敢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之。旧本一千五百一十八种,今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分为一十六部,著成五十二卷,虽非集成,亦粗大备,僭名曰《本草纲目》。愿乞一言,以托不朽。
诗句:纪称: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故萍实商羊,非天明莫洞。
译文:据说,在古代,人们可以透过龙的光辉来识别古剑;通过观察宝气的流动,可以辨别出真正的明珠。因此,像萍实和商羊之类的事物,只有在天亮时才能看清楚,不是天明就无法辨识。
关键词注释:纪称:传说中的说法。望龙光:比喻借助于某种特殊的现象或条件来辨认物品。知古剑:意思是知道古代的武器。觇宝气:观察宝藏的气息。辨明珠:辨别珍珠。故萍实商羊:根据萍实和商羊等自然现象来判断天明。非天明莫洞:意思是只有在天亮的时候才能看清楚。
赏析:这首诗是李东璧对《本草纲目》的介绍,通过“纪称”引入主题,然后通过“望龙光”和“觇宝气”这两个词组,形象地描述了古代人们通过观察一些特殊现象来辨认物品的方法。接着,他通过“故萍实商羊,非天明莫洞”这句话,强调了只有在天亮的时候才能看清楚的道理。最后,他以“虽非集成,亦粗大备,僭名曰《本草纲目》”结束了整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