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原质字希鲁,原质于孝孺为外兄,而问学得之方门为多。洪武戊辰,举进士第二人,授编修,历太常少卿。建文中,多所建明。靖难后召见,不屈,死之。

高逊志,元末侨寓嘉兴。好学问,为文深纯典雅,成一家言。洪武二年,征修元史,为编修,累迁侍读学士。建文时,为太常少卿兼学士,与董伦同为会试考官。靖难后遁去,不知所之。

林右,洪武初尝奉玺书行边,有戡定功,进春坊大学士,命辅导皇太孙,以事谪中都教授,寻挂冠归。靖难师起,闻希直族诛,为位哭于家。永乐戊子,岛夷讧海上,台被其毒。监司闻右才,请为闾里计,右不得辞,勉起视兵,督郡子弟剿平之。上以此知右,遣使召,不赴,令武士械至京师,然犹为温语相慰劳,冀加录用也。右对云:‘罪人逃死已久,藉令可仕,当与方孝孺同朝矣。’上大怒,命曳出劓之,竟死。

玉堂丛话·调护
卢原质、高逊志与林右故事赏析

  1. 卢原质背景简介
  • 卢原质,字希鲁;孝孺之外兄。
  • 早年学于外门,后成为进士。
  • 洪武五年举人,授编修,累迁侍读学士。
  1. 高逊志生平事迹
  • 元末侨居嘉兴。
  • 好学且文风深纯典雅。
  • 洪武二年入纂元史,官至编修。
  1. 林右历史功绩与遭遇
  • 洪武初年奉玺书行边,有功。
  • 进春坊大学士,辅导皇太孙。
  • 靖难师起,为位哭家事。
  1. 三人事迹与影响
  • 卢原质被召见,不屈而死。
  • 高逊志遁去后不知所踪。
  • 林右闻希直族诛而为之哭泣。
  1. 作品鉴赏与启示
  • 《玉堂丛语》成书于秣陵焦竑之手。
  • 仿刘义庆《世说新语》,收录人物遗言。
  • 对后世影响甚大,启迪后人。
  1. 结语:三人事迹与时代精神
  • 三人均因忠诚或才学受重用,但最终命运各异。
  • 他们的事迹反映了明初政治动荡与士人价值观念的变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