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彝,洪武二十一年进士第三,入授编修,建文中,改左拾遗。北师南迫,与齐、黄等日夕谋画防御。文皇即位,逮至责问,不屈,死之。

侍读楼琏,靖难兵入京,文皇命方孝孺草诏,孝孺不屈,戮死。复改命琏及王景,琏入,见孝孺受极刑,惶怖受命。归而愤叹,妻子问之曰:‘得无伤方先生耶?’琏愧曰:‘我受刑犹可,正恐累及汝辈耳!’逡巡一夕间,自经死。

王叔英召为修撰,上资治八策,援古证今,凿凿可行。建文嘉纳之,与孝孺日见信用。北兵至淮上游,兵逼江干。建文遣使四出募兵,叔英奉诏,行至广德,闻建文逊位,恸哭。会齐泰奔,叔英曰:‘泰二心矣。’急擒泰至,问之故,乃相抱恸哭,与泰且图后举。已而知事不可为,沐浴衣冠,书绝命词藏裾间,自经于玄妙观银杏树下。

玉堂丛话·调护
戴德彝,洪武二十一年进士第三名。入朝后担任编修,建文年间因事改任左拾遗。北兵南下迫近时,他与齐、黄等人日夜谋划防御策略。文皇即位后,将他逮捕并责问,他不肯屈服,最终选择死亡。

侍读楼琏,靖难之役发生时,朝廷命方孝孺起草诏书。孝孺坚决不屈,结果被斩首。之后又改派琏和王景起草诏书,琏进入京城后见到受刑的方孝孺,感到恐惧不安,于是受命起草。回家后对妻子表示遗憾和忧虑,妻子问他:“难道你没有伤害到方先生吗?”琏惭愧地回答:“我受刑还可以接受,只是害怕连累你等家人罢了!”不久在一晚之间,自缢而死。

王叔英召他为修撰,他上交八策给皇帝,用古代事例证明现代问题,这些建议都被采纳了。建文帝对他十分信任,与孝孺日见信用。当北兵逼近长江上游时,建文帝派遣使者四处招募士兵,王叔英奉诏前往,行至广德时获悉建文帝已投降,悲痛大哭。这时齐泰也逃窜,王叔英说:“齐泰已经变心了。”立即捉拿了齐泰,询问原因,二人抱头痛哭,一起谋划未来的行动。然而后来知道形势不容乐观,便洗浴更衣,写下绝命词藏在衣服中,于玄妙观银杏树下自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