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所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勤学】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诗句】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所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译文】
立志的人不会无所作为,没有坚定的志向,就什么事也做不成。即使是各种手艺和技艺,也都源于内心的志向。如今许多学生荒废学业、懈怠懒惰,虚度年华,却没有什么成就,这都是因为他们的志向不够明确。因此立志高远就会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立志不明确,就如同没有方向的船,没有缰绳的马一样,四处漂泊,最终也无法达到目的地。古人曾经说过:“即使做好事也会受到父母的责骂、兄弟姐妹的埋怨、宗族乡里的鄙薄和憎恶。但是如果没有做到好事,也是可以的。做好事会得到父母的爱护、兄弟姐妹的喜悦、宗族乡里人的尊敬和信任,为什么一定要做好事、做一个君子呢?即使做坏事,也会得到父母的疼爱、兄弟姐妹的喜悦、宗族乡里的尊敬和信任。为什么一定要做坏事、做小人呢?”诸位同学思考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知道应该如何确立自己的志向了。
【赏析】
这首诗是王阳明在龙场教书时候给诸生的训导。他首先指出了“志”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首先要树立明确的志向。接着他用古代圣贤的例子,说明只有有了坚定的志向,才能做出伟大的事业。最后,他告诉诸生们要勤学,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志向。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