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道不下在,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于此不言,更复何言。大臣持禄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陛下诚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是以昧死竭惓惓为陛下一言之。一反情易向之间,而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于焉决焉。伏惟陛下留神,宗社幸甚,天下幸甚。臣不胜战慄恐惧之至,为此具本亲赍,谨具奏闻。
治安疏
君道不下在,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于此不言,更复何言。大臣持禄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陛下诚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是以昧死竭惓惓为陛下一言之。一反情易向之间,而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于焉决焉。伏惟陛下留神,宗社幸甚,天下幸甚。臣不胜战栗恐惧之至,为此具本亲赍,谨具奏闻。
译文:
君主之道不在位下而不显明,臣子的职责不明显,这是天下第一件大事。在这里不说话,还有什么可说的?大臣拿着俸禄而对外阿谀奉承,小臣害怕犯罪而当面顺从,陛下如果确实有不明白之处而改变了行动的,我常常为此感到遗憾。因此我冒死极力陈述恳请陛下听我说。一改变情感和心意之间的变化,而天下的治理与否,民众百姓的安宁与不安,就在此时做出决定。希望陛下留神,国家和宗族将十分幸运,天下也将十分幸运。臣不禁战栗恐惧到了极点,为此亲自携带礼物,谨此奏报给您。
注释:
- 君道不下在,臣职不明:君主之道不在位下而不显明。君道,这里指君主的统治之道。在下,不在位下,意思是要显明君主的统治之道。在,在位,即处在高位上。不明,不显明。
- 此天下第一事也:这是天下第一件大事。这一句是说,君主统治之道是否显明,是国家能否治理好的关键。
- 于此不言,更复何言:在这里不说话,还有什么可说的?在这里,“于”同“于”。“复”,再次。
- 大臣持禄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大臣拿着俸禄而对外阿谀奉承,小臣害怕犯罪而当面顺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些大臣为了自己的私利,在外头讨好奉承别人;一些小臣为了保全自己,在面对事情时表面上顺从别人。
- 陛下诚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陛下如果有不知道的事情却能改变行动去做的。陛下,指皇帝。不得知,不知道。改行,改变行动。
- 臣每恨焉:臣子经常为此感到遗憾。
- 昧死竭惓惓为陛下一言之:冒死竭力陈述恳请。昧死,这里作动词用,意为冒着死的危险。竭惓惓,竭尽全力。陛下,指皇帝。一言,一句话。
- 一反情易向之间:一改变情感和心意之间的变化。反,改变。情,情感、情绪。易向,容易改变方向。
- 而天下之治与不治:而天下的治理与否。治,治理、安定。
- 民物之安与不安:民众百姓的安宁与不安。安,安定、平安。
- 于焉决焉:就在此时做出决定。焉,代词,表示处所或时间。决,决定。
- 伏惟陛下留神:希望陛下留心。伏,恭敬地陈述。惟,希望。留神,留心、注意。
- 宗社幸甚:国家和宗族将十分幸运。宗社,对国家的尊称。幸,幸运、庆幸。
- 天下幸甚:天下也将十分幸运。天下,对国家的泛称。幸,幸运、庆幸。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上书给宋神宗的奏章。王安石认为:“君道不在居下而在上行,臣职不在显晦而在其分明。”他认为君主之道不在居下而在上行,臣职不在显晦而在其分明,只有这样才能使天下大治。他主张改革政治,实行变法,以解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王安石的奏章直截了当,一针见血,表达了他对当时朝政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憧憬,表现出他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