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明。

诗句: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
译文:
大海的波涛汹涌,如同镇压着整个汪洋,使得瑶海安宁。海水涌动,仿佛银山的鱼进入了海底洞穴;海浪翻腾,如同雪浪与蜃气离开了深渊。在水的边际和火的角落,高高的堆积起肥沃的土地,东海之滨矗立着巍峨的山峰。
注释:

  1. 势镇汪洋:形容大海的波涛汹涌。
  2. 威宁瑶海:意为瑶池的海洋平静宁和。
  3. 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描述大海的波涛汹涌,如同将银山的鱼带入了海底洞穴。
  4. 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描绘海面上波浪翻腾如雪浪与蜃气消散于深渊。
  5. 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指在水的边际和火的角落,有高高的堆积起肥沃的土地,东海之滨矗立着巍峨的山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景、山川河流以及神秘仙境的诗篇。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首句”势镇汪洋,威宁瑶海”,直接点明了大海的气势磅礴和宁静祥和,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接着,诗人通过对大海的描述,引出了对仙石、仙猴等神秘生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仙气和奇幻色彩的世界。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想象力,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仙境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